孝南区纪监委驻翟岗新村扶贫队长李森林结的第一个亲戚是王双桥。
笔者两度釆访李森林,前次是去年中秋节刚过,那时干旱,一百多天没下透墒雨,坡上的芝麻、黄豆叶干得打起卷儿。采访被他的贫困户亲戚们数次打断,他们中途要去打水井。今年8月中旬采访,天气却是相反,经历了长长的雨季,大雨、暴雨轮番上阵,但各方措施得力,终是有惊无险。笔者再次走进李森林所在的孝南区西河镇东北角的翟岗新村。
“你来之前,我正在看微信,”李森林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点开,念道:“李伯伯,我在大学里一切都好,请您放心!中秋节到了,记得吃月饼⋯⋯”这是他的“穷亲戚”王双桥的女儿王苗发的祝福。“你看你看,”他指着手机屏幕上的字说,“这是父亲节那天王苗写给我的祝福,祝王伯伯父亲节快乐!”李森林的脸上又浮出慈父般的笑
王苗是谁呢?王苗是王双桥的女儿。
那么王双桥是谁呢?
2017年6月,他初到这个贫困村,那天,他在走访贫困户时,听村里人说,有个村民叫王双桥,是建筑工地上粉墙抹灰的手艺人。王一年四季在外打工,能赚取工资三万多元,勉强维持家用。王双桥和妻子秦焕珍,勤扒苦做,把两个女儿抚养长大,小女儿王苗即将读高中,学费、生活费,对这个没有底子的农家来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可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王双桥在工地上忽然觉得头晕眼花,一头栽倒在地,工友们把他送到孝感市中心医院,一检查,问题大了,主治医师说,这种病治愈的难度大,不乐观。每天医疗费用三千多元,至少要一个月的治疗期。我的天!这哪是一个普通农家能承受得了的压力呢?
李森林顾不上吃饭喝水,马不停蹄地找到其亲属了解情况,并将王家的困难写成文字材料,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希望将王双桥家纳入贫困户,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经孝感市中心医院确诊,王双桥患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重症监护室处于重度昏迷。为慎重起见,老王在市中心医院治疗一周后转院到省人民医院进行了开颅手术。命是保住了,但医药费花了十好几万元。为降低医疗费用,在确保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将他转回孝感市中心医院继续治疗。
救穷如救火。经过农户申请,村民代表评议,村、镇两级公示,大数据比对,区级公告,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一系列程序走完,李森林办好了王双桥贫困户相关手续。通过农合、扶贫办、社会保险等多种渠道帮其报销药费,总额累计达26.4万元,老王5次住院个人只自付医药费几千元。
王双桥的二女儿王苗就读孝感市某高中,该校转制为私立学校后,学费比公立学校高出一大截。李森林又是一番奔走,费了许多口舌,将王苗转学到公立孝南高中,除申请减免学费、住宿费外,还申请到每年三千元教育补贴。高考时,王苗的总分近四百分。这样的分数只能读普通的高职高专,可这个孩子是王家的希望啊,李森林帮助她在网上争取到全省精准扶贫专项计划,最终被条件相对较好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为保障王苗大学期间的费用,李森林动员做房地产的丁老板每年资助五千元。又申请到助学金、国家“雨露计划”的扶持。
他结的第二个亲戚是刘焕春父子。前年9月底,贫困户刘焕春患精神残疾的小儿子轻信城区某医疗机构广告,三天被“忽悠”1.2万余元,李森林火速调动各方力量,追回8000元。捧着失而复得的8000元,刘焕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灶里退柴的新鲜事,今天让我遇到了。”
第三个亲戚是王国林。那天,他到乾家院墙走访,发现贫困户王国林走路有些不稳,就问:“您最近身体是不是有点不舒服的感觉?”他说:“没事。就是头有点晕,在吃药。”李森林问是谁开的药,王说自己买的。当天正好西河镇卫生院到村搞身体复检,一查老王血压很高,为防不测,便建议他立即住院。但老王态度坚定地说:“我一生没住过院,这次吃点药算了。”李森林怕出意外,硬是逼着老王去了镇医院,一检查是轻度脑梗,经过半月住院治疗,老王出院了。老王逢人就说:“没有扶贫工作队的提醒,我的下半生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了。”
有人说,干部驻村就是扶贫,其他闲事可以不管。但三年多的扶贫经验告诉他,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其他的事不但要管,而且要管好。农村是个复杂的地方,千条万条线,根根连着扶贫工作。李森林说,这些贫困户都是我们扶贫队员的亲戚,亲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切肉连皮啊!
这个亲戚是一对高龄老夫妻。
他清楚地记得,2018年1月26日深夜,一场十年不遇的大雪降临孝感,第二天正是周末,上午李森林和他的伙伴们,紧急走访贫困户,工作队员在超市买上蔬菜和必要的生活用品,送到贫困户家里。关帝村离西河镇有七八公里路,路上一片白茫茫的雪,不能再行车,于是他们只好下车一步一步继续向前步行。当他们走到贫困户陈传宗家门口时,李森林决定停下来,去老人家里看看。
来到老人家,发现已近90岁的两位老人躺在床上没起床。李森林问老人吃了没有,他们说突然下大雪没有备好菜。再看门外,近十公分的雪已经平了门槛,他想如果老人出门摘菜会跌跤。于是他拿出自带的白萝卜、大白菜和其他蔬菜分给老人,叮嘱说:“在这个天气,您二老千万不要出门,就用这些菜应急,等几天化雪后再到菜园去摘菜。”听了李森林的话,90岁的陈传宗老人流着泪说:“好,好!过去我当了几十年的大队、小队干部,还没有见过象这样的扶贫工作队,你们真是比我亲人还亲啊,感谢党和政府给我大雪天送来了温暖,否则这几天我们真不知道怎么过。”
最近的一个亲戚是这样结下的——李森林说,今年7月30日晩上,我在湾子散步,这也是我了解民情的方法之一。行至屠家大塘,在湾口看到有人跑,大叫“不好了!”原来是65岁,无儿无女的屠继生,做饭时换煤气坛,因阀门忘记关,点火时引发空气爆炸。李森林近前一看,屋顶的彩钢瓦掀翻,锅、盆、碗碎落一地,伤者腿上的皮肤炸得鲜血淋漓,人麻木地呆楞着。李森林组织疏散群众,一边打120,并打电话向镇分管领导通告情况。他立即安排屠继生住院,抽出人力护理,筹集医疗费。重症病床上屠继生泣不成声地对李森林说:“谢谢,你是好人,亲人⋯⋯”
到这儿驻村,一晃过去3年多,来之前,村里是泥巴路,到处水凼子,如今全是水泥路,通西环线4.5公里,通湾公路10公里,装太阳能路灯450盏。塘堰改造30多口,这次下雨40多天,都蓄满水,种田不愁水,不再是旱包子。李森林驻村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现在算上光伏发电收益,去年达到20万,今年有望30万元,对于驻村下一步脱贫,李森林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