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们一起去看下那家贫困户的儿子精神病治疗情况如何了。”9月1日,孝感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张庆华对扶贫包保队员、肺病科主任余继春说,他们来到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金神村贫困户的家中,看望其患精神病的儿子。
余继春询问他:“吃饭了吗?”
贫困户的儿子说:“中午吃过了。”
余继春又询问他:“你的妈妈去哪儿了?”
“还在田里做事。”贫困户的儿子答道。
看到儿子能够安静、正常地与人交流,一旁的贫困户看到这一幕万分感激:“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有余继春主任还有村干部为我们做实事,才有孩子今天这样的变化!”
说起儿子的病情,贫困户和他的家人叫苦不迭。儿子患有精神分裂症,夏天时都不穿衣服,与牛一起躺在池塘里;家人里叫他在床上睡觉,他却非要在地上睡。有时他会拿斧头砍去家中桌子或是凳子的一只脚,或是把家里的东西砸得稀巴烂。有时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家人也要到处去寻找。家人每天都生活在这种担心和害怕的日子当中,真是度日如年。
孝感市中医院余继春与他家结对帮扶后,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尽力为其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积极为他家儿子疾病的治疗想办法。
2020年4月26日上午,余继春正在病房查看病人的情况,贫困户打来电话,说最近几天儿子的病情又加重了,想到城区的康复医院进行治疗,希望余继春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康复医院,询问一下那里有没有病床。接到电话后,余继春连忙与康复医院联系,在联系到了一个床位后,马上通知贫困户,将贫困户的儿子送到康复医院治疗。这已经是多次住院了,每次他都是打电话给余继春,让他帮忙联系。
治疗期间,贫困户的儿子还会闹情绪,想回家,治疗医生也会反馈给余继春,余继春耐心地做工作,让他安心治疗,或是打电话给他的家人过来看望他。
康复医院治疗3个月后,他的病情有了改善,现在不像以前那样了,可以安静地坐下来听人讲话,还可以跟着家人一起下地干活,也能做日常家务,生活可以自理。
家人说,“盼望了多少年了,现在家里的生活才过得像个样啊。”
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帮扶下,贫困户目前在村集体莲蓬种植基地务工,土地流转到莲蓬种植基地,每年收到流转费用;贫困户还在村里忆江南合作社务工,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
看到他们一家的变化,余继春也感到特别欣慰,他说: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要求,健康扶贫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贫困户“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不生病”,不让健康问题成为脱贫路上的绊脚石。他们一家也从健康扶贫政策中受益,过上了“看得起病、生活也有保障”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