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区逆境走出脱贫致富路

现年57岁万汉洲,是孝南区杨店镇铁坝村万家大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和各级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不等不靠不倒志,一步一步脱贫致富。

一、逆境不倒志,誓找脱贫路

万汉洲的母亲双眼失眠,又患内风湿瘫痪在床三十多年,长期靠他和妻子照料。2016年,贤惠善良尽孝的妻子不幸患上结肠癌,为保住妻子性命,先后在孝感、武汉住院治疗12次,花去了东借西凑的30多万元,同时,他不仅不能出去打零工,还要在家照料母亲和妻子,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更是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步履维艰。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2017年,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带来了希望,在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象,享受到了精准扶贫医疗政策,妻子每次住院治疗最多只需要个人掏1000元钱,母亲也纳入助残和慢性病帮扶对象,这一下子就解决了大问题。但由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压力依然很大,而且这两年来因为妻子的治疗欠下了亲戚六眷10几万的债,虽然大家都同情体谅没有催要,但一向好强的他还是有很大的包袱。尽管亲戚朋友大度,国家政策大爱,但他不能面对家庭这个贫困状况而消沉,更不能等着国家救济,靠着扶贫政策照顾,在去年底老母亲去逝后,在照料妻子的同时,成天在家琢磨着,下决心一定要自己找一条脱贫的路子。

二、路窄寻宽路,众人合力帮

铁坝村位于杨店镇最北端,北与孝昌县丰山镇岭山村接壤,南与焕新村交界,东与将军村隔河相望,西与定心村相连,距离杨店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是一个十分偏僻的穷乡村,唯有一条从滑石冲下来的铁坝河由北向南贯穿全村才显得有点寻气。但由于交通闭塞、区位不优、资源贫乏,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在这样的条件下,想做点事情谈何容易。在朋友的启发和引导下,铁坝河的水资源较充裕,河边地势土质适宜养殖的优势激励了他,在与工作队的同志们和亲朋好友的反复商量和论证下,他决心自己挖塘养殖小龙虾,走出一条自我脱贫之路。今年3月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流转低田30亩,投资8万元建成了3口高标准的虾池。流转的面积,乡亲们甚至也是贫困户的乡亲说年底等他有收入了再说;拱池的费用,师傅们说等没有经济压力再谈;投放的虾苗,种苗场的场长说等你的虾子赚钱时再算帐;喂养的饲料,饲料厂的营业员说直当借给你做周转;技术的问题,工作队长张国胜送来技术资料还专门邀请专家上门进行实地指导,平时还三天二头到池边看望;生产的资金,区政协的王主席亲自协调、扶贫工作队千方百计先后送来4万元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并及时为我申报产业帮扶项目;遭受到挫折,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上门鼓劲打气。还有我虾池周边的养殖合作社的伙伴们,他们无私地给我技术上的指点和传授。等等这些,都让我终生难忘。

三、小虾翻大浪,致富成果显

有各级组织的鼓励支持,有乡亲们的无私帮助,更有扶贫工作队的撑腰,通过半年来的实践他的干劲越来越大。5月份,在扶贫工作队的策划下,他的振新家庭生态农庄正式落成了,现在正在办理申报小龙虾养殖生产合作社。从3月份开始投放小龙虾苗,经过几过月的养殖,30亩的小龙虾池,一波周期能给我带来近8万元的销售额,除去生产成本,也有50%的利润。每天看着这些张牙舞爪、干净透亮、毫无泥痕,喝水库下来的水长大的小龙虾,过去压力山大的包袱,成天生不如死的心理压力,一下给抛到了九霄云外。特别是通过这一年多来这些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帮扶,使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妻子的病情也稳定下来,孩子们的脸上也有了笑容,一家人从最初对改变生活现状没有信心到现在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靠着小龙虾的成功养殖,让他找到了一条脱贫之路,也为乡亲们奔小康找到了一条致富之路。万汉洲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决心好好学习,认真总结,发奋努力,不断摸索壮大小龙虾养殖并构建铁坝特色产业,形成绿色产品规模效应,让小小龙虾在铁坝村翻起脱贫致富的大浪,以回报各级组织和亲朋好友!


(作者:万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