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信息化平台 促进医养结合落地生根

医养结合是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切实解决群众看病等待时间长、挂号难、缴费排长队、老年人就医不便等问题,孝南区卫生健康局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持医疗机构对接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复诊、互联网健康咨询、远程辅助诊断、移动支付等服务,实现线上咨询、线下诊疗衔接。

对接互联网平台,足不出户就能看上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方便老百姓就医,湖北省卫健委开通了“健康湖北-问诊一点通”微信小程序,群众可在小程序上免费找医生线上问诊、线上取药。区卫健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属医疗机构入驻小程序平台。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有部分医院因恢复正常诊疗后人手不足,退出了小程序平台,但孝南区三家最大的医疗服务机构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孝感市中医医院、孝南区妇幼保健院仍然驻守平台提供免费诊疗。其中,市中医院万小波医生提供了58次免费服务,区妇幼保健院张芳副主任医师提供了60次免费诊疗服务,得到病人五星级的评价。

与此同时,孝南区也积极开发出了立足本地医院的线上就诊平台“掌上医院”,为孝南辖区内的百姓就诊提供便利。孝南区卫健局开通了“健康孝南”微信公众号,市民可关注公众号,进入公众号里的“掌上医院”,办理电子就诊卡,即可进行预约挂号,孝南区所属区直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上线。掌上医院还开通了当日挂号功能,患者当日挂号不用排队,直接在手机上即可完成。

远程辅助诊断,基层也能享受大医院服务

为推动医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孝南区卫健局助力远程医疗合作向上向下发展。

孝南区组建了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居民在家门口的卫生院、社区医院拍片后,信息会实时传送给影像中心,由市一医院、市中医院此类区级大医院放射科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即时返回基层医疗机构,既弥补了基层医院影像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缺陷,又让基层患者不出远门就享受到区级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以此同时,市一医院、市中医院等区级大医院通过签订协议、组建医联体等方式与省级医院“手牵手”,突破时间、地域限制,让孝南区群众享受到省级医疗技术服务。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提高患者诊断率,解决疑难杂症。

孝感市中医医院与湖北省人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在MDT门诊利用远程辅助诊断工具,为经过人工智能AI肺癌早筛发现的肺结节市民给出相关的建议及治疗方案。

孝感口腔医院成为了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远程医疗协作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将持续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服务。

诊疗数字化,畅享移动生活便利

随着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很多操作都能在智能手机上完成,医院开通各类智能服务,是缩短就诊时间、减少就诊步骤、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的不二选择。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9年11月开通“诊间支付”,医生开具的处方上印有缴费二维码,患者可直接扫描二维码完成缴费,省去窗口排队缴费的麻烦。老人年就医,可让子女通过手机挂号,医生开出处方后,再将处方拍照发给子女,子女扫码二维码就能直接远程缴费,让老人同样享受到“诊间支付”所带来的便利。

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在门诊一楼设置了自助机,门诊缴费、药费、检查检验费用统统可以在自助机上手机扫码支付,还可查看门诊清单和门诊费用详情。如果病人需要住院,在办理入院登记或续交住院费用时,同样可以在自助机上自助缴费。一系列线上功能的开通极大简化了患者就医流程、减少了就医时间。

市一医院还推出了“云胶片”服务,患者可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来储存、调阅拍摄的医学影像。患者就诊时会收到医技人员发放的含有二维码的条码,做完影像检查就可以离开。结果出来后,患者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电子版的诊断报告单和云胶片,不需要现场排队等取报告,随做随走,资料方便保存,不用打印胶片,降低医疗成本。

医疗服务能在医院享受,回家了是否还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服务呢?为了满足部分特殊患者就医需求,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省内率先推出“护理服务到家”这种“网约护士”服务。患者只需关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服务号”,点击“在线咨询”——“护理服务到家”,注册成功后,就可预约服务,“点单”式选择护士。患者下单,医院护理部就会接收到信息,与患者确认时间地点后,遵循“专科专派”原则,派出合适的护士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目前已经开展29项护理服务,开通2个月来,网约护士们进行了新生儿胆红素测定65次、造口护理33次、小换药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