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多举措让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持续升温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近三年来,每年在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无痛检查治疗的患者中,年龄大于等于65岁的老年患者超过1000例,大于等于80岁的高龄患者超过100例。为提高老年患者麻醉安全性,降低静脉麻醉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该院麻醉手术科李琳、胡忠诚带领该科团队,花一年多的时间,研究了预用洛贝林在老年患者短时静脉麻醉中的价值。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这项科研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改善老年人医疗服务满意度不止于手术麻醉,自该院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以来,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班、资源统筹、创新融合、责任分工,狠抓老年友善管理、环境、文化、服务,在“以创促改”中,持续深化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的优待政策,规范老年友善医院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发展,切实提升老年人就医体验的满意度。

强管理,增措施。医院成立老年友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老年友善医院服务质量考核体系、运行机制。设立老年人服务志愿岗,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全程陪同就医。为患多种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免费提供临床药学服务。按专科特色组织开展老年医学护理专业技能、老年心理学社会学、与老年人沟通交流技巧等培训及考核,不断提高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制定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在老年医学科及老年患者为主的病房实施多学科综合管理服务。同时,为有特殊需求的老年患者提供个性化医疗照护。为住院老年患者进行高风险筛查,尤其是对跌倒、肺栓塞、误吸和坠床等项目,建立有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提供营养筛查、膳食评估,防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建立老年患者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的协作管理模式。老年医学科与爱心护理院相互依托,形成集医疗、康复、养老、安宁为一体的新型服务模式,满足老年人身体、精神和社会等层面的健康需求。成立老人友善议事会,定期邀请老年人及家属参与座谈,不断优化老年人的就医服务流程。

环境佳,保安全。根据老年人特点,医院主出入口设置方便老人上下车的临时停车区。院内环境整洁,地面防滑无反光,区域连接处平顺无高度差;所有通道楼梯两侧安装扶手,设置优待老年人的标志及老年人专用设施,配备轮椅、平车等辅助设备;所有出入口、门、台阶、坡道、转弯处、轮椅坡道等地面标识醒目,防止老人因仰视而导致后仰摔倒;电梯内外按钮醒目,电梯轿厢内三面均应安装扶手,电梯轿厢静止时与层站地面齐平,电梯门、电动门自动阻尼延时≥4秒;病房及公共区域窗户均安装行程限位器;厕所内增加坐便器并增加扶手,确保老人就医安全。病房配有时钟、提示板,照明均匀充足,温、湿度适中,窗户有遮阳功能,老人居住起来更温馨。老年医学科建筑布局为圆形设计,弧形“大外圆”病房围绕“小内圆”护士站,护士在护士站工作时,抬头就能看到一层楼一半病房内老年患者的动态,及时、快速、高效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与帮助。

文化深,氛围浓。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敬老服务十项承诺书》;院内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展板最醒目位置设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护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健康宣教内容;文化角落有针对常见老年性疾病、老年人合理膳食等内容制作的宣传册、宣传单;医院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关注老年患者从我做起》倡议书,倡导全院职工为老年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暖心的诊疗服务,保障老年患者的就医尊严和生活质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及照护需求。每年重大传统节日及健康教育日,组织开展包饺子、文艺汇演、糖尿病友患教会、义诊等活动,“尊老、敬老、爱老”氛围浓。

多元化,延服务。医院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方便老年人预约转诊就医;急诊科为突发疾病老年人开通便捷、有效的绿色通道;设置人工挂号及现金收费窗口,提供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检查和优先取药等“四优”服务;成立老年服务志愿者队伍,增设党员服务岗,为老年患者提供就医指导外,还提供导诊、咨询、陪伴及饮用水、老花镜、雨伞、充电器等服务,多元化方便老人来就医。开设康复医学门诊,提供住院康复和日间康复服务;开设营养门诊,提供营养咨询、治疗等服务;在自助挂号缴费、检验报告(胶片)打印等智能设备附近,增设引导人员或志愿者巡回值守,多措并举满足老人就医中的需求。医院安排专车免费接送老年患者入院、转院、出院服务;为老年患者提供上门诊疗、失能评估和签约服务;设有老年医学科、老年门诊,提供居家护理指导和延伸护理服务,让老人就医后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