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英烈之罗辛楚 (1924-1948)

1948年元旦,天气晴朗,但江汉平原还是寒气袭人。在孝感县东北部的东阳岗上,战场上的硝烟已经散尽,仅留下几位同志的遗体,孝感县县长罗辛楚安静地躺在大地上,他已为全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警卫员刘复山伏在罗辛楚身上,无声地抽泣着,他后悔没能阻止住罗县长去察看地形,他喃喃地说:“罗县长你不能死,你还年轻,才满24岁啊!”

罗辛楚他牺牲了,他牺牲在全国解放的曙光到来之前,他牺牲在粉碎国民党企图扩大占领区的东阳岗战斗中,他牺牲在这块他战斗过10个春秋的土地上,他用他年轻的躯体永远拥抱着东阳岗这块光荣的土地。

他1939年为到新四军寻找父亲,离开了家乡钟祥,离开了含辛茹苦的母亲和患难与共的兄妹,从钟祥跋山涉水来到这块土地上,后被留在豫鄂挺进纵队二团一大队三连当通讯员,那时他才是一位14岁活泼敏捷的共青团员。

他1942年从“随营军校”结业归来被任命为新四军五师师部通讯连长时,为消灭日伪汉奸就曾来到过这块土地上,那时他已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1946年五师撤退时,他奉命留下坚持斗争,带领战士们再一次来到这块土地上,这时的他己成为屡建战功、成绩优秀的指挥员了。

这块土地上有他成长的足迹,有他战斗的足迹,有他的敌人,也有他的朋友,当他锻炼成为一位党的优秀的领导干部的时候,他却倒在了这块土地上,无私的捐献了自己的一切。

1946年中原突围前夕,鄂东军区任命罗辛楚为独立二旅某团二营救导员,五师突围后鄂东军区复令罗辛楚部留在孝感、黄陂、礼山一带坚持斗争。大部队突围以后,这一地区白色恐怖极其严重,罗辛楚带100多人艰难辗转于陂孝礼的大山之中,敌人的追击、堵截,饥饿、疾病,加之意志薄弱者的逃跑,至1946年10月,他所带的部队只剩下6个人(连指导员邓慰卿、警卫员刘复山、司号员张金生、战士小冉和“锤子”)。离开了组织,离开了党,大家焦虑不安,罗辛楚一边安慰大家要坚定信心,一边寻找大部队。他告诉大家:“处境恶劣, 但只要我们不悲观动摇,不失掉革命信念,就会胜利。”

几经周折终于遇到了在天台山南麓活动的独二旅侦察连连长孙才甫,孙将罗罗辛楚带至独二旅副旅长何耀榜处,罗辛楚向何耀榜汇报了突围以后自己所作的工作和目前处境,何旅长见其人少势单就劝其随自己一起留在红安开辟工作区。

罗辛楚知道这里也是人多地盘小,军备不足,给养困难,就谋划着自已去开创一块根据地。他将自己的想法和详细行动计划与何谈了谈,语气坚决地说:“第一,请您放心,我头可断血可流,决不当叛徒;第二,我这一生就为共产党而奋斗。”何耀榜极为赞赏,认为他是一位精明强干有魄力有胆量的同志,当即表示赞许,并嘱咐他:“如有困难,难以坚持,就回到我这里来。”

罗辛楚感激地点点头,给首长深深地行了个礼就下山而去。何耀榜目送罗辛楚远去的背影,抚着侦察连长的肩,深情地说:“罗辛楚是个好同志,有才干,有前途,我真舍不得他。”

罗辛楚从红安出来后,带着几位同志昼夜兼程直奔陂孝礼交界处。这是一块具有革命传统的地方,这片土地曾为我党养育了无数优秀的战士,而今他却倍遭敌人蹂躏,国民党叫嚣:“要血洗”,村庄成了废墟,田地荒芜遍地兽迹。大家目睹这番景象,痛心极了,罗辛楚语气沉重地说:“人民需要我们保护他们啦!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当地党组织,将人民号召回来重建家园。”

于是他带领大家来到黄陂蔡店素山寺孙保珍和尚的住处,这是唯一的未被破坏的我党地下交通站,通过孙和尚找到了王家砦彭家大湾的隐蔽下来的地方干部彭正光,彭又将分散各地的党员和干部串连起来,将群众也陆续召集回来了。罗罗辛楚向干部和群众传达了中原局关于坚持游击战争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1947年3月,在罗辛楚的领导下在方梅区建起了第一个地方党支部。书记王成联、委员王知、王呈云。这也是陂孝礼边界山区的第一粒火种。

支部建成后,罗辛楚认识到在这犬牙交错的敌占区若没有自己的武装保卫这个新生政权,那么这颗革命的火种是会被扑灭的。他领着支部的同志动员各村“跑反”的党员归家,并征召了30余名青年,组成了陂孝礼游击队,队长罗辛楚,队副陈庆朋。

罗辛楚组成陂孝礼游击队后,为迷惑敌人掩蔽身分改称“金主任”。国民党部队和伪孝感县大队贴出告示:“抓住金主任,一两肉一两金”,还派出暗探到处追寻,但始终未见“金主任”踪影。

敌人追剿得更紧了,企图将这革命的火种掐灭。敌强我弱,为避免正面交战,罗辛楚只能带领战士们寄住在素山寺散布于山沟间照看庄稼的小窝棚里,或睡树林。春初,乍暖还寒,山沟里的冷风仍旧刺骨,但大家都没叫一声苦,白天隐蔽,晚上出来打游击,神出鬼没,使敌人心惊胆颤,一夕数惊。敌人的碉堡里,敌队长的床头,街头巷尾到处可见“金主任的手谕”。敌人不知其虚实也不敢妄动。

陂孝礼游击队里的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性格爱好,罗辛楚都了如指掌。平时待他们亲如兄弟,他视这支年轻的部队如同生命,几次战斗,战士们表现出勇敢、坚定、集体英雄主义精神,这说明部队的思想素质是好的,但同时也反映出了问题:战士们所掌握的战略战术和文化知识还很少。罗辛楚考虑到须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把部队训练一下,1947年4月便把部队带到了大小悟山脉南麓的滑石冲。

滑石冲群山环抱,山高林密,交通梗塞,敌人很难进剿,且这里群众基础好。部队到这里以后,深入群众之中,群众也爱自己的子弟兵,军民关系,水乳交融。

陂孝礼游击队的战士们白天帮助当地群众抢季节“抓农忙”,夜晚和雨天就在家里上课,罗辛楚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将在随营军校所学的战术、进攻、防御、游击运动等军事知识,兵器使用技术及社会发展史的政治知识传授给战士和当地干部,大家更为喜欢和尊敬这位年轻英俊,语言平易在理,能征善战又会吹拉弹唱的“金主任”,每当商议军事行动时,大家都出谋划策畅所欲言,革命热情更加高涨。

有一天商量如何开展滑石冲的工作,当地干部孙功篪说:“要打开滑石冲工作局面必须拔掉石端儒这颗钉子,他是陂孝两县有名望的大地主,住在滑石冲,处于要冲地势,对我们开展工作极为不利。只是不太好拔,石是蒋介石的亲家,有一个保安队住在碉堡里保护。”罗辛楚边听边踱着步,听完后他嘘了口气,将自己的行动方案给干部们交待了一番。

5月的一天晚上,下着毛毛雨,天黑风高,几个战土扮成保安队的人到石端儒的门口放上一堆柴草,并附一封警告信,令石端儒送给游击队手枪120支及钱粮,若不从命就烧他的房子割他的脑袋,石惶恐不安,终日不敢出门,没多久,他感到再也难以呆下去了,即随保安队一起举家迁至阳岗去了。

赶走了作恶多端的大地主石端儒,滑石冲人民扬眉吐气了。大家从心里感谢罗辛楚领导的游击队为民除了害。罗辛楚就是这样依靠群众的力量,靠自己的政策水平和军事才能在群众中树起了威信,群众更加信赖他了,就连敌人也不得不承认:“罗辛楚真厉害啊!石端儒在孝感可算得上是有槐树兜子的人物都被搬动了哇!”

罗辛楚一时成了闻名遐迩的人物,陂孝礼游击队声威大振。到夏末,队伍就发展到了近80人。这支队伍的战士由3部分组成:“中原突围”掉队的归队人员,当地的青壮年农民及收编的国民党投诚人员。罗辛楚用革命思想对新入伍的战士实行净化教育,告诫他们:革命不是为自己当官发财享清福,而是为了解放天下受苦人。

新入伍的战士对这位和蔼的“金主任”是早有所闻,都是慕名而来的。现在看到罗辛楚这与平常人一样的相貌并非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与传说中神秘的“金主任”不太吻合,大家就想印证一下,于是有人提请“金主任”讲一讲战斗故事。他笑了笑谦虚地推辞着,司号员张金生挡驾了,“我来讲吧!保证讲得比金主任精彩。”战士们鼓掌,小张说:“那是1942年的事了,我刚到部队给罗连长当司号员,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的金主任四二年就是五师师部通信连的连长啦!”小张眯细着眼睛,无限敬佩地说。接着他绘声绘色的告诉大家这样一个战斗故事:

1942年底,山上已是万木凋谢,光秃秃的了,很不利于我军隐蔽。12月的一天拂晓,大雾弥漫整个山头,罗辛楚正带一个排的人从山上下来,准备去向敌人“借点”粮食,恰遇一个连的敌人从山下往山上走,两支部队相遇了,机警的罗辛楚一看便知是追击自己的伪军,就很镇静的主动与敌带队的打了个招呼,假报了伪军的一个部队番号。大雾天,敌人也没有看清楚就与他们擦肩而过。罗辛楚赶快带着部队改变行军方向从半山腰折回山顶,敌人这时也生了疑,只听敌军队伍里有人喊:“这是共军的部队,我们上当了。”刹时敌军乱了阵脚,像马蜂一般聚在一起,罗辛楚已在山顶抢占了有利地形,作好了战斗准备。敌军官从慌乱中镇定下来,已经迟了,他指挥部队:“快快散开,拉开阵线”,话音刚落,敌军尚未反应过来,罗辛楚己指挥部队将手榴弹和机枪掷射敌群,让他们“饱餐”了一顿,敌军死伤大半,余者成了俘虏。这时太阳出来了,驱散了浓雾,罗辛楚令战士们收缴了敌人枪械,遣散了俘虏兵,看到敌军尸陈山坡,罗辛楚得意吹起了口哨,高兴地说,“在军校上战术课时愁没有实习机会,这下可好,这次的实习总能打个及格吧” 的确,他的这次“实习”,师部给了嘉奖。

新兵们听完小张的故事,相信了:金主任名不虚传。

1947年10月初,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陂孝边区,罗辛楚便决定进山去找上级党组织。他考虑到冬季迫近,在山里活动的大部队也不知他们给养问题解决了没有,便想方设法筹借了18000块银元,领着王知等30余人分背到七里坪去。鄂豫三分区司令员罗厚福看见大家冒风险送来的钱和物品,感激地拉住罗辛楚的手连声说,“谢谢同志们,谢谢同志们,这可给我们解决大问题了。”并嘱咐他们住下休息一段时间,罗辛楚说:“不,我把情况汇报一下,家里工作刚展开,事情很多,我们还要赶回去。”听完罗辛楚的汇报,罗厚福沉思了片刻,说:“你反映的情况很好,我决定马上到你们那里去,把陂孝的工作恢复起来,政权建起来。”随后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你们是革命的种子,切切记住,要发动群众,保存自己。”并给了游击队一挺机关枪和几箱弹药。至此,罗辛楚所领导的陂孝礼游击队才与上级党组织正式接上关系。

过了几天,罗辛楚便随军分区从红安七里坪来到黄陂附近的汪家畈,分区司令员罗厚福、副司令员曾广太代表地委在此地宣布了陂孝两县的建制,这是自解放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建政工作。

黄陂县长刘政歧,政委任士舜,共管蔡店、方梅、陂四3区,孝感县长罗辛楚,政委任崇,共辖阳岗、顺山、小河3区。

会毕,罗辛楚受命返回滑石冲,扩大武装力量,开辟地方工作,他知道自己身上担子的份量,自己的工作关系着全县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不能有任何闪失。

1947年12月初, 鄂豫三地委传达了 “试行土地改革”的精神,这个精神贯彻到地方时“左”的倾向又盛行起来,许多正在为党工作的同志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就遭到了杀害,有的干部对事实不作详查就杀了王知的父亲(开明地主,曾为我军提供粮款等)和为我们办过事的保长孙明昆,还准备杀孙保珍和尚,罗辛楚对此作法极为气愤,他一边安慰思想不通的王知:“你要相信党,切不可为此事对党产生动摇。”一边严厉批评那些执行左倾路线的人:“你们这样大砍大杀,使多少为我们工作过的同志惨遭不幸,使群众疏远了我们,这是有损于党的事业的,是不合乎党的政策的。”并气愤的质问:“你们为什么要杀孙和尚?仅仅因为他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参加过土匪部队吗?那也是被逼迫的呀!他后来省悟到自己对不起父老乡亲,不是放下屠刀,落发为僧投了佛门吗?他是有民族心和正义感的人,你们怎么忘了,抗战时他为我们送过多少重要情报。当初我们只有6个人时,腹无一粒米,手无一文钱,是他想办法给我们弄来吃食、钱物接济我们;敌人追剿我们,他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我们。你们认真想一想,这样的人都要杀,那我们还能在群众中立足吗?”大家默然,无言以对。

罗辛楚就是这样冒着削职去官以至杀头的危险,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革命负责的态度,保护了一批曾为党的事业作过贡献的同志和朋友,以他的实际行动严格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政策,使党的形象在在群众中更为崇高,使党的事业的基石更为坚固。

为广泛开展群众工作,为大军南下扫清阻碍和作好准备,罗辛楚遵照上级指示,组建了县区工作队,并任两位工作积极大胆,对党忠诚的青年干部张玉亭、孙功篪为工作队长,从各村精选了立场坚定品质优秀的青年当工作队员,罗辛楚对他们布置工作:“刘邓是中国著名军事家,向以善战著称,他们率部挺进中原,这是党中央的伟大部署,预示着我们马上要向国民党发起反攻了,为配合大军南下,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发动群众,废除伪保甲制,建自然村,行政村,打击土豪,勒令他们纳税、缴粮。”并着重指出,在工作中你们一定要执行党的政策——打击大地主、大资本家,争取中小地主富农,团结中农,依靠贫农。

在罗辛楚的具体指挥下,工作队接连开了地主石端儒、周尚义的仓,赈粮济荒,安抚饥民。继而又配合黄陂工作队端了大恶霸地主外号“草不生”的老窝。“草不生”秉性凶残,百姓说他走过的地方连草都不长,他有一兄长是国民党国大代表,故他仗势欺人,又用搜刮来的民财纠集了一支反动武装,他仰仗他精锐的武器和险要的地势,自认固若金汤,狂嚣:“我多的是钱,有的是粮,就是不缴纳,你们有本事进来拿。”陂孝两县的工作队,请正规军援助了我们一门炮,送了“草不生”两炮,这一见面礼着实让“草不生”吃惊不小,他化装仓皇出逃,我们收缴了他的5000块光洋和全部逆产,工作队将收缴的几十箱皮货发给贫苦农民御寒,贫苦农民,十分感激。

时值隆冬,罗辛楚他还穿着夹衣,工作极度辛劳,加之饮食不足,谈不上营养,他时常伤风感冒,咳嗽不止,有干部提议留一件皮袄给罗辛楚,并叫警卫员给罗辛楚送去。罗辛楚摆了摆手:“我年轻,抗得住,冷了活动活动就行了,你把这件皮袄送给咱们的老住户吧,他年岁大,用得着!”警卫员两眼噙着泪,乞求道:“县长, 留下吧!听我这一次。”罗辛楚皱着眉,拉长腔叫道:“警卫员!”“到”小刘习惯地应了一声,“啪”的立正。

“你把这皮袄送去,限你5分钟完成任务。”罗辛楚厉声命令道。

小刘嘟着嘴,流着泪,气呼呼地抓着皮袄跑走了。

“唉!”罗辛楚舒了口气,“这小刘,嘿嘿嘿,还是孩子气嘛!”

至1947年底,国民党作垂死挣扎,凭着优势兵力,以团、营、连为单位在鄂豫边区广设据点,恢复保甲制、制造无人区,实行“纵横扫荡”“筑寨并村” 等战术,连续对我根据地实行“清剿”。我军民为保卫胜利果实同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斗。

敌人为了占领孝感东部,企图夺取东阳岗,扼住我向外发展的通道,伪县大队长涂得如疯狂叫嚣:“我要和东阳岗共存亡!”便派两个县中队共约300人固守东阳岗,使我小悟山根锯地腹背受敌,处境险恶。拔掉这颗钉子不容易,敌我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我军为彻底迅速地除掉这个障碍,组织力量,发起了东阳岗进攻战,此战是由三分区副司令员曾广太、黄陂县指挥长陈民选和孝感县长罗辛楚指挥的,分区带的两个连正面进攻,罗辛楚带的县大队负责堵击。

枪声密集起来,罗辛楚让大家沉住气,密切监视,别让敌人跑了。在我部队的强大攻势面前,敌人拼命抵抗并伺机逃跑,枪声渐渐稀疏了,罗辛楚从掩体出来,向山坡上跑去,边跑边说:“我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警卫员小刘紧随其后劝阻道:“县长,危险!别上去,让我去看看。”话音未落,只见罗辛楚手捂脑袋倒了下去。

他被敌人一颗罪恶的子弹所击中,倒在这血染的土地上。

次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了,一片火红。罗辛楚墓地周围的杜鹃花开得更为鲜艳,簇簇团团围绕着英雄像一束束跳动的火苗。他是为使这片土地获得解放而倒下的,这片土地也深情地怀念他,年年为他献出束束鲜花,罗辛楚的功绩将和这片土地永存。

资料来源:

中共孝感市委党史资料征编办公室、孝感市人民政府民政局:《澴川英烈(第301页)》,1986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