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树元孝感县肖港区梧桐乡向家冲大湾人。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共孝感县孝三区文教股长、孝五区区长。1942年秋,在调任黄陂县县长之际,在途中被叛徒暗害,牺牲时年仅27岁。
向树元出身于书香之家。父亲向怀西为前清秀才,辛亥革命后,他被选派至应山县任承审官多年。向树元幼年勤攻苦读,尤喜文学、历史和歌颂民族英雄的书籍,受到爱国思想熏陶。年轻时曾投笔从戎,经风雨、见世面。艰苦的磨炼和出于对中国前途的探索,使他渐渐倾心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
1937年,“七七” 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风华正茂的向树元,岂能容忍日寇对祖国的践踏?他以教书先生的身份,号召热血青年为保家卫国、驱除日寇而奋斗。然而,汪精卫的公开投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使祖国的大好河山很快沦于敌手。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不久,罪恶的铁蹄踏入了孝感。一小撮败类,丧我民族气节,拜倒在日寇胯下,沦为奴才。向树元见此,悲愤交加,奋笔疾书,写下了《奴才论》一文。“奴才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唯乖巧如哈巴狗以奉迎其主子,……现在大汉奸汪精卫叫嚷着什么‘曲线救国’。同胞们!甘愿做日本鬼子的刽子手杀中国人是救国吗?须知道绵羊日久,其主子非宰它不可!”活现了奴才们阿谀奉迎、奴颜卑膝的丑相,揭露了他们投靠于日寇的反动本质,并向他们发出了正告;同时也号召人们:“提高警惕、擦亮眼睛,树立中华之正气,奠定抗日之功基。”
日寇入侵孝感后,烧杀奸淫、掳掠劫抢,汉奸走狗,助桀为虐,人民惨遭涂炭。1938年5月的一天,肖港日伪汉奸曹麻子来向家大湾催收马料。久已积愤在胸的向树元,见曹麻子到来,便走上前去骂道:“你身为中国人,为何要替日本人卖命!”曹麻子仗其主子威势,一向横行乡里,还不曾受过这等“屈辱”。他翻着白眼,脸上的麻子一阵红一阵白。“穷教书的教训起我来了,我看你骨头结不结实!”说罢,就朝向树元扑来。向树元立即发动在场群众,狠揍了这个坏蛋一顿,并将他吊绑在柳城庙,准备处死,为民除害。不料被湾里的伪保长舒文国知道了,他前来求情。向树元考虑到日寇四处布有重兵,还驱使骑兵四处搜捕,同时日伪特务盯稍很严,现在这事情又为伪保长所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不牵连父老乡亲,决定释放曹麻子。便通过伪保长向曹麻子提出条件,要他回去后不将此事向日寇汇报。处在绝望中的曹麻子一见有活命的希望,跪在向树元面前连连许诺,他被释放了。向树元深知曹麻子狡猾,立即布置群众撤离村庄,隐蔽在快成熟的麦田里。果然不出所料,不一会,日寇大队人马在曹麻子的带领下包围了向家冲大湾。眼看一场大祸即将来临,向树元在村外立即找到伪保长,并警告他:“你若不回村找到曹麻子把事情了结,你家老小和你的性命就难保。”伪保长只好进村去找曹麻子……经过一番周折,在向树元的严密布署下,总算基本上保全了房子,躲过了日寇、汉奸3天3夜的蹂躏,平息了这场灾祸。
向树元回到村子,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深深懂得:单枪匹马同敌人干,将只是盲人骑瞎马,最终将会穷途末路,怎么办呢?走!一个念头在他的心中闪现,但想到重病在床的老母,一旁悲泣的妻子以及不知世事的儿女,他又犹豫了“我走了他们该怎么办呢?”最后只是一阵长长的叹息,代替了刚刚萌生的念头。
灾难不因为人们忍气吞声就不降临到他们的头上。这次事件过后,日寇汉奸三番五次对向家大湾搜捕掳掠,青壮年和妇女只好露宿野外,村中父老倍受欺凌、侮辱。同时,顽匪杨希超也趁火打劫。1938年12月,杨希超匪部包围了向家冲大湾,一阵肆掠后,最后竟以私藏枪支为罪名,将向树元怀孕几个月的妻子肖氏捉去作为人质,要向树元本身换取。向树元正在为营救妻子四处奔波,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39年新春伊始,向树元的母亲由于儿媳被抓,气愤交加,病情恶化,向树元急得四处求医。这时,杨希超匪部搜索队长王寿坤、池盖雄等4个“便衣”持枪入宅,又将重病在床的老母抓走,扬言要么向树元来顶替,要么罚黄金2两,法币1500元,纸烟100条,否则杀人烧屋。”向树元心急火燎,为了营救被囚禁的妻子和被抓的母亲,他不得不铤而走险,去找杨希超,竟被拘禁于杨希超的监牢之中。
1939年5月,许金彪领导的湖北省抗日游击大队活动到肖港,活捉了王寿坤、池盖雄,饱经监牢之苦的向树元终于得救。
残酷的现实,使向树元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他想:跟随新四军去,母亲怎么办?不去又怎么革命?他陷入了沉思……此时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之时,向树元和广大劳苦大众一样,饱尝着日寇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他恨透了日伪军。当时,肖港日伪区长朱霞(又名耀廷)为收买向树元,以同村之故,托人聘请他任秘书,每日薪俸60日元,还许他定期专卖食盐5包(以官价每斤盐价值贰元法币计,一次可获纯利将近千元),向树元的胞兄也极力怂恿:“你今若依大人计,则蓬荜生辉矣!”向树元满腔怒火,严厉地对来者及胞兄呵斥道:“吾当勤心侍奉老母,但母亡不久,则移孝作忠;有志于国家兴亡者,岂能与尔辈同流!”
朱霞见软的不吃,就来硬的,定要捉拿向树元,以“共党”治罪。向树元得知,经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忍痛泪别了妻子儿女,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40年秋,他终于找到中共孝感县委政权部长魏天一,坚决要求参加革命。魏天一鉴于他“先生”出身,任命他为孝三区文教股长。向树元无法,只好一面工作,一面向组织坚决要求拿起枪杆同鬼子汉奸血战到底。党组织同意了他的要求,1941年7月,将他调到孝五区区中队。他在区中队始终把革命利益、他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一天晚上,为营救我乡长王黑贵,他和同志们夜摸敌哨,撬开牢门,救出王黑贵,和同志们迅速撤离。不料被鬼子发觉,紧追不放。向树元一面叫同志们撤退,一面留下少数人阻击敌人。他们趁乘天黑,凭着有利地形,东一枪、西一弹。敌人难料虚实,只得撤兵缩回炮楼。
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使向树元迅速成长起来。他的身上,再也看不到那种“先生”气了,他和同志们在肖港、白沙、花园等地同敌人周旋,机智、巧妙地展开游击斗争。革命使他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942年春,受组织委派,向树元担任孝感县五区区长。为了打击日寇,消除敌人对我根据他的威胁,配合五师反“扫荡”,同时发展区中队武装,向树元具体指挥了夜袭肖家港敌伪据点、抢夺敌伪枪支的战斗。
1942年上半年,正是日寇同中国人民决战相持的一年,日寇采取了重点守线战术,所以肖家港一个小小的车站竟有日军数十名,伪军近百名,并且碉堡林立、炮楼四布,铁丝网交织成片,要想冒险闯入敌据点,那会是羔羊投群狼,势必带来重大伤亡。向树元和同志们经过反复商量,认为那些被逼当汉奸的人其民族心未必都泯灭了,经过深思后,决定抓住时机,做这部分人的工作,唤起他们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日寇的仇恨感。经过一段细致的工作,终于使一部分人认识到当汉奸是可悲的,其下场将是自绝于人民;其中一人愿意拖枪投诚。向树元见时机成熟,同新四军五师十三旅取得联系后,带领区中队会同十三旅一部在这个内应的紧密配合下,深夜突袭肖家港敌据点,不仅消灭一部分敌人,而且还按预定计划夺得一些枪支弹药,使区中队装备一新。
向树元在革命斗争中,对敌人刻骨仇恨,对人民群众则热爱倍至,不论谁做了有损于群众利益的事,他都敢顶、敢说、敢管,深得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当他按到群众反映王旺寿胡作非为的报告后,立即出发了解情况。
王旺寿系我五师部队的战士,因我部队急需钱粮,派他带一支手枪队来孝五区催收钱粮。但他资产阶级思想严重、腐化堕落,以为远离部队,则可胡作非为,在五区境内敲诈群众,违法乱纪,群众对其深为不满,纷纷上告。向树元了解真情后,严厉批判了王旺寿的恶劣行径,并严正警告他如不幡然悔悟,则上告到五师党委,绳之以法。王旺寿见此,只得收敛自己的行为,但因此也十分嫉恨向树元。
正是向树元深入联系群众,敢于维护群众的利益,才使得他如鱼得水,领导五区人民同敌、伪、顽斗争得心应手,卓有成效。敌人千方百计想抓获他,他带着同志们在群众的掩护下,艰苦转战,反围剿,巧周旋,不仅使敌人计划落空,而且使孝五区的革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深入人心。
敌人武力征服不了向树元,便在革命队伍中寻找意志薄弱者,借刀杀害向树元,手枪队队长王旺寿抵不住敌伪金钱的诱惑,充当了这一卑鄙叛徒角色。
1942年秋,上级调任向树元为黄陂县县长。他接到通知,就带着家眷勿忙起程。王旺寿假意送行,在邹岗街上一座茶馆里,与其同谋对向树元下了毒手,向树元倒在血泊之中。
孝五区群众和区中队干部战士听到向树元遇害噩耗,悲痛万分。我孝东县长派专人捉拿王旺寿,经过多次侦缉,终将叛徒王旺寿抓获处死,以告慰烈士。
向树元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不愧为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不愧为激流中的勇猛搏击者。
资料来源:
①肖港区委的整理采访资料。
②连汉文的回忆资料。
③向树元的儿子的回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