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排头兵 ———记卧龙乡扶贫干部杨胜军

杨胜军,男,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03年12月入伍,服役期间荣获武警部队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四次。2017年1月转业到卧龙乡政府工作,因为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埋头苦干,被党委政府选调到乡扶贫办,担任扶贫办副主任,主抓扶贫业务工作。精准扶贫工作艰巨繁重,杨胜军到岗后没有退缩,他依然保持着军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雷厉风行、敢打必胜的战斗作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转业军人的过硬素质与担当,2018年获评孝南区精准扶贫工作突出个人、被乡党委政府授予“最美卧龙人”称号。

围绕本职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员”。

扶贫办作为脱贫攻坚战的前沿指挥所,担负着全乡脱贫攻坚推进落实的重任。作为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名“新兵”,他积极学习中央、省市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性文件,在吃透、吃懂上下功夫,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回家,他总是利用点滴时间查阅各级扶贫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力争不遗漏任何细节,做好知识储备,夯实理论基础。

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按照省市区精准扶贫政策方案,牵头制定了《卧龙乡脱贫攻坚三年规划》,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分解到全乡各村,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同时,结合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学、问、查、访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编写了《卧龙乡精准扶贫知识手册》、《精准扶贫政策摘要》等学习资料,有效解决了乡村两级扶贫干部的疑惑,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使全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突出工作实效,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凭着军人不甘落后、不怕吃苦的拼搏精神,他在本职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把脱贫攻坚作为自己的第二战场,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朋友说他疯、同事嫌他傻,他知道扶贫工作大于天,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誓死要打赢,这是他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誓言和担当。然而正是他的“傻”和“疯”换来的是全乡扶贫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也换来了同事和领导们的肯定,更换来了贫困户对他的认可和赞誉。在具体工作中,他悉心指导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自己骑着摩托车遍访贫困户,了解情况,为贫困群众答疑解惑,帮助落实扶贫政策,积极争当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之百”,即:工作时间节点百分之百的准时、工作任务落实百分之百的高效。

注重探索创新,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在建档立卡数据信息调整和动态管理工作中,他通过“四方核准”机制采集信息(即:由乡包村领导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干部按照要求入户采集数据信息),使全乡国网信息系统建设精准指数达到100%,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指标实现紧密衔接。他推广普及的入户走访“5+1”工作法,摒弃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入户方式,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针对贫困户提出的要求,做出针对性的政策帮扶以及情绪疏导,提高了群众对驻村帮扶成效的认可度。在宣传引导工作中,注重真实准确,突出宣传效果快、广、新 ,在各级网站等媒介宣传报道40余篇。同时和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雨露计划补助学生及家长建立微信、QQ群,一方面及时发布一些扶贫相关政策,使干部群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另一方面收集干部群众反应的问题和建议,便于开展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干部群众扶贫政策知晓率。

截至目前,卧龙乡已完成一个贫困村出列和74户181人脱贫任务,2019年计划剩余353户739人和环光村全部脱贫出列,脱贫任务还很艰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杨胜军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青春,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情系农村、心系农民,上分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这是扶贫干部杨胜军的不懈追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