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富,现年62岁,作为东山头泾南村一名普通村民兼小组长,憨厚老实、不善言语的他,用自己半生的坚守,25年如一日,照顾双目失明,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的叔叔;在生活中,面对乡亲,他热心快肠,尽己所能提供帮助;面对洪灾,他沉着冷静,身先士卒带领村民积极抗洪;他的行动向世人彰显着“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的中华传统美德;他的事迹感动着泾南村乃至东山头许许多多的父老乡亲,也在当地引领着一股孝老敬亲的文明新风。
孝顺叔叔 嘘寒问暖无怨言
笔者到陈贤富家时,陈贤富正准备骑着他的电动车载着叔叔陈邦金去东山理发、剃胡须。这也是他第300多次载着叔叔去东山剪头发了。陈贤富说:“父亲不在了,现在我就把对父亲的爱心和孝心全部给叔叔,希望叔叔能够安享晚年”。
在东山头泾南村精准扶贫户名单里,有一位年过80岁的五保老人——陈邦金,是陈贤富的叔叔。陈邦金老人1993年因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不仅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成问题。侄子陈贤富和妻子自此担当起照顾老人的全部责任,25年如一日。村里的老人对他们纷纷称赞:就是亲儿子也没有向他对老人这么好的!
陈贤富家里有11口人,两个儿子都结婚生子,老大没有一技之长,到处打零工,家里还有两个女儿要抚养,二儿子是泥瓦匠,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毛陈读书,家庭负担极大。作为一个11口之家的家长,陈贤富的家里也不富裕,他每年靠着租种的30亩地和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妻子韩兰英患有严重高血压,每年仅吃药就得花去4000多元,这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但他却从未想过要放弃照顾自己的叔叔,逃避身上的责任。1993年至2001年间,处于生计,他到武汉市将军路的马池镇种菜。那时,摆在全家人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叔叔陈邦金该怎么办?家人建议要不就把叔叔送到福利院吧。陈贤富摇头拒绝说:“我们不能把负担推给政府,你们在家也忙,没有时间,要不我就把叔叔带在身边吧!”。就这样,他把叔叔带到武汉,一边种菜一边照顾叔叔的生活起居,这一照顾就是9年。这9年里,白天他要在地里翻种、除草、施肥、摘菜,晚上就在昏暗的光亮下照顾叔叔,记得每天准时给叔叔送饭、洗澡、洗衣服……。碰到半夜起来摘菜,还要先看看叔叔是否睡得安稳,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再出去干活。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叔叔,问问叔叔今天想吃什么,跟叔叔聊聊天,说说每天的新鲜事。
从武汉种菜回来后,考虑到叔叔多年来习惯于一个人生活,陈贤富和妻子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尊重叔叔意见,同意让他继续一个人住。每天,陈贤富和妻子轮流给叔叔送一日三餐,两人还定期为老人打扫卫生、清洗衣物等。走进陈贤富老人家,你随时都能看到家里清理的干干净净,东西摆放的整整齐齐。
2003年,陈邦金老人又患上老年痴呆,头脑不清醒,经常喜欢往外跑,又不知道怎么回来。从那一刻起,陈贤富身上的重担又大了。他经常需要在工作之余关心叔叔是否安全。很多时候,他回到家第一件事就骑着电动车到处找叔叔,有时甚至是找上一整夜,连饭都顾不上吃。他曾在荒无人烟的小树林里找到过叔叔,跳到臭气熏天的臭水沟里抱起过叔叔,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上拉起过叔叔……。2016年7月,洪水来临时,是他背起叔叔转移到安置点,安排爱人无微不致的照顾。2017年严寒期间,他怕叔叔受冻,自己与叔叔同床取暖……。对他来说,叔叔在,才是个完整家。
奉献村级 赤胆忠心鱼水情
陈贤富作为一个小学没毕业、没有多少文化的老人,他讲不出什么大的道理告诉你工作要敬业奉献,要服从指挥,要公平公正,他却用他毕生的信仰在践行着无私奉献的品德和情操。
泾南村,常住人口1000余人,仅仅靠村委班子成员的4人是难以及时有效处理村级各项事务和纠纷的。为了保证村级工作有序,政令畅通,村小组长在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群众推荐,2012年起,陈贤富当上了村3组的小组长,这一当就是7年。对他来说,当上村小组长既是村民对他的信任,也是他对自己的鞭策。“不能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当小组长就要当好,让群众满意”,他用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
每年在东山头防汛的紧要关头,他总是带领3组群众一起上堤守夜,在风雨交加的路上巡堤,在酷热难耐的沦河边扛沙包,在很多很多的时间里,你总是可以在防汛抢险的一线看到他的身影。2016年7月,在坚守20多天后,眼看着水位一直上涨,大家都显得比较慌乱,是他组织群众一直坚守到最后一刻,眼看水就要来了,又是他组织群众有序撤离,转移到安全地点。
在临时安置点,面对着群众哄抢、救灾物资发不下去的难题,是他第一个站出来,及时组织3组群众参与其中,按需领取电风扇52台,凉席60床等物资,然后有序的发放给本组灾民。其他小组纷纷效仿,有效地保证了安置点的稳定。
群众生活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村里,不管是修路、整治河道、秸秆禁烧,还是村级卫生,他都发挥着自己作为村级小组长的作用,率先垂范,第一时间带领群众参与其中。2018年1月10日,受强冷空气影响,下了一场暴雪,他怕影响群众出行,清晨就带领着群众清扫村级外出道路,确保了人员的出行安全。“如果没有他,村里的很多工作都不可能这么顺利地搞起来”,泾南村村主任祝平安称赞道。
帮助邻里 与人为善扬美德
陈贤富家尊老爱幼、妻贤子孝、和睦乡邻、互帮互助的家风,一直是村民学习的典范。他与老伴一生从未拌过嘴,用自己的言行熏陶着子女,孝敬老人,关爱晚辈,与乡邻和睦相处,他们一直践行着。
在村里,因为办事公正,热心快肠帮助邻里,他受到邻里的尊重和爱戴,群众有什么事情也喜欢找他,村民之间有矛盾,一到他这里准能解决。他喜欢钻研种地技术,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种地能手,不仅把自己包保的30多亩地种得非常好,还指导村民种地,带动村民致富。经常可以在田间地头看到他指导别人怎么育苗、施肥、打药防虫等,得到村民一致好评。虽然他读书不多,但他心灵手巧,懂机械,会电工。在村里只要听到周围敲敲打打的声音,那一定是他又在帮人修理工具了。谁家的电路坏了,他二话不说,立马维修。那怕是农忙时,谁家的机械坏了来请他,他也会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免费帮人修理好。在他那里,他没有想到这样做值不值得,是不是傻,有的只是一颗赤诚之心,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听到可以向上推荐报送先进典型时,群众都说到:“推选别人可能还存在水分,推选他我们一致认同都没意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