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9时,“湖北孝南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提档升级项目—天仙南路、维达大道照明工程”在孝南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并于当日下午4时12分完成评标,招标人立即对评标报告和中标候选人投标文件进行复核,发现了属于评标环节错误快速纠正情形的问题,并迅速报告现场综合监管和中心工作人员。该区发改部门和交易中心立即组织原评标委员会专家利用“评标专家快速纠错机制和专家轨迹见证系统”启动纠错程序,从招标人审查出问题到快速纠正仅用时1个小时。
图为:评标委员会专家利用“评标专家快速纠错机制和专家轨迹见证系统”启动纠错程序
在当前全面深化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浪潮中,孝南区积极响应,建立招投标活动评标环节错误快速纠正机制,投资50余万元建设“评标专家快速纠错机制和专家轨迹见证系统”,不仅标志着该区公共资源交易评标工作迈入了数字化、高效化的新阶段,更为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交易环境提供了坚实支撑。
据了解,该区始终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紧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求,2024年积极探索建立招投标活动评标环节错误快速纠正机制,切实降低因评标错误导致的时间成本和招标失败风险,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处理,有效避免了因评审失误可能带来的项目延误、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保障了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评标质效,推动建设项目快速落地。
“该项目在评标环节出现错误并快速纠错,避免了项目后期的异议投诉和重新招标风险,为项目顺利实施节约近30个工作日的时间。”据孝南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刘公甫介绍,此举标志着招投标活动中的评标环节快速纠错机制已进入常态化运行,并取得了积极成效。通过实施该机制,可以迅速发现并纠正评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与透明性,促进了项目的快速推进。
该机制的核心在于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的深度优化,新增“评标专家快速纠错机制和专家轨迹见证系统”功能模块,实现了招标人一旦发现评标错误即可即时申请纠正的便捷流程。这一变革,依托数字化手段,极大地缩短了纠错周期,确保了评标过程的合法性与高效性。同时,鼓励招标人加强对评标结果的全面审查,围绕多项关键指标,如评标标准执行、评分一致性、异常报价分析等,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据了解,湖北省发改委今年将“招投标活动评标环节错误快速纠正制度”列入《2024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事项清单》中,此项制度在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为全国首创。该项制度也是我省进一步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规制度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主体行为的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能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招标人履职自觉性,维护招投标市场秩序。下一步,孝南区将继续秉持创新、服务、高效的理念,不断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公共资源交易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通讯员:苏应文、邱雨薇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徐琛 二审:罗登科 三审:黄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