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提前转移的贵重物品和农机都转移了没?”近日,孝南区残联的工作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来到孝南区肖港镇晨光村的桃花岛残疾人合作社“督办”防汛撤离事宜。
“
知道你喜欢捣鼓新玩意儿,但也要先把‘正事’做了!”眼瞅200来只羊还都在圈里,而桃花岛“掌门”程厚平还一门心思在鼓捣新买回来的微耕机,区残联理事肖冰一边张罗大伙从羊圈里往外赶羊,一边把程厚平从微耕机上“揪”下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安陆有出售和训练牧羊犬的地方,正在让当地残联帮忙联系。有了牧羊犬,省下的人力可充实到线下门店去。
“撮合”抱团创业
“我们这个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多亏了这些‘娘家人’!”程厚平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无法正常行走,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以“摩的”为业。孝感城区“禁麻”后,他转行从事摩托车销售和修理。但随着私家车大量进入普通家庭和电动车冲击市场,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你有农村生活经历,又喜欢钻研学习,适合搞生态特色养殖。”2014年,正当程厚平为转型苦恼时,“娘家人”孝南区残联工作人员找上了门。时隔7年,程厚平还记得工作人员和他的长谈。做绿色生态种养殖、走差异化路线,锁定中端客户群体。从项目规划到具体销售细节,程厚平越听越有信心。
在残联撮合下,2015年,程厚平联合8名残疾人,投资60多万元,流转百亩土地,在孝南区肖港镇晨光村创立了“桃花岛生态农业种养殖基地”。
销售推广帮扶
“桃花岛”里连片种植着桃树、樱桃树、梨树,果树下散养土鸡,池塘里养鹅。“这些原生态绿色种养殖的水果和禽畜,都是城市里的抢手货。”
介绍着眼前的一切,程厚平感慨颇多:别看现在的桃花岛有模有样,可创业初期的沟沟坎坎一样没少过,当年是“娘家人”每天忙着在微信朋友圈里吆喝卖鸡蛋、卖果蔬,才帮我们这些残疾人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有一年黄桃丰产,这些生态种植的黄桃虽甜,但卖相不好,滞销了。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娘家人”带着孝感晚报的记者来到了基地,在记者和热心人的帮助下,几千斤黄桃不到一周就销售一空。
适时引导转型
“果树生产周期长,管理和采摘繁琐,劳动强度大,不宜再扩大种植规模。”在孝南残联建议下,基地转而扩大肉用山羊的养殖规模。
“山羊的疫病很少,而且基本不用饲料,养殖成本低。”谈起这次转型,程厚平和小伙伴们抢着说起了里面的门道:每天把羊放到荒地、草滩上,只需要瞅着不让羊吃了村民地里的庄稼。固定的时间点一到,羊们便会自动跑回羊圈舔食盐砖。目前,桃花岛上山羊的存栏量常年维持在200头左右。
“桃花岛”由创办之初的8人增加到12人,还长期为20余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在娘家人的指导下,程厚平把小伙伴们分成三组:以种养殖为主的基地管理团队、利用抖音带货和网络销售的电商团队,以及在线下门店销售的实体销售团队。
搬迁扩大规模
下个月,合作社就要搬“新家”。原来,“娘家人”发现桃花岛地势低洼、土质泥泞,容易被淹。一下雨,拄拐的残疾人便寸步难行。在孝南残联的帮助和协调下,程厚平找到了有两个桃花岛大的一片沙地,这里交通便利,还紧邻一个大池塘。“到时候‘娘家人’不用总是为我们担心了。”程厚平开心地说。
“基础绿化全部用各种果树。继续扩大山羊养殖规模,再建大棚种高端绿色无公害蔬菜,池塘也准备利用起来做垂钓。”谈到搬家后的规划,程厚平和小伙伴们信心满满:依托绿色循环种养殖,开办农家乐和农旅游,继续把基地做好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