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大妈,这几天天气转热,您和丑货的身体怎么样?”5月6日一大早,孝南区政务服务中心干部刘霞给祝站镇农丰岗村的包保对象殷桂菊打电话,“身体好多了,刘主任,你6年来风雨无阻,经常到我家帮扶,一直鼓励我们,现在我们已经脱贫了,日子好多了,您就不用再这么挂念我们了!”“脱贫了我们要坚持继续帮扶……”刘霞说。
刘霞是殷桂菊家庭的帮扶干部,2015年,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刘霞第一次走进了这个特殊的家庭。看到破旧的老屋,潮湿的地面,一个大男孩因为病魔只能蜷成一团躺在床上时,她的心不由地深深颤动,拉起易丑货的手唠起了家常。
原来,殷桂菊38岁的儿子易丑货自小患软骨病,肢体一级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殷桂菊丈夫去世的早,女儿出嫁后,殷桂菊自己一个人照料着病残儿子。了解到她家的实际困难,刘霞向他们讲解救助帮扶政策,为他们申请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提高低保标准、危房改造等,慢慢地改善了他家的基本生活。
有一次,丑货悄悄告诉刘霞说:“姐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想出去转一转,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几年的帮扶,几年的相处,刘霞渐渐体会到:帮助贫困户脱贫只是第一步,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才是最重要的。生活的贫瘠抵不上精神上的贫瘠,心里的健康比身体的健康更值得关注。她跟易丑货促膝长谈,听他讲心里的话,鼓励他,让他感觉到被尊重、被关爱!
为了实现弟弟这个能四处转一转的愿望,刘霞立即想办法帮助其申请临时救助资金3600元,为他购买了新电动轮椅,耐心教他使用,并向民政办申请,将易丑货纳入了特困供养人员,现在丑货每月特困资金就有900元,加上母亲的养老金、低保金,不仅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丑货还经常自己“开车”到村里四处溜达,看看村里的新变化,晒晒太阳......
“几好的姑娘哟,简直比我的女儿还贴心哪。”殷桂菊逢人就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好转了,刘霞那么忙,我怕耽误她工作总叫她不再来了,其实又打心眼里希望她常来......”想起这么多年的点点滴滴,殷桂菊眼角不由自主的泛起了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