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新村 振兴的希望

 

   

“多亏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我们村改变了以前‘得过且过、盲目闯荡’的工作方式,现在发展有规划,工作有计划,执行有保障,不会再出现以前摸脑壳就干的事情了。我相信我们的后期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3月19日下午,当孝南区妇幼保健院驻孝南区肖港镇团结村扶贫工作队和该村“两委”干部共同拟定完团结村“乡村振兴”初步发展规划后,村主任钟楚桥面露喜色地说。

的确,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团结村的故事,曲折动人。

现在的团结村——

走进团结村,会有一种切身的感受。家家住上了楼房或砖混平房,昔日的土坯房了无踪影;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彻底告别了饮用塘堰水或井水的历史;家家使用安全照明用电,彻底与油气灯说了再见;家家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村里公共事业建设成果不同凡响。湾湾通了硬化水泥路,村民出行更方便;口口塘堰得到清淤,蓄水能力大幅提升;家家门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取得明显效果,一年到头山林田园白天无烟雾,晚上无火苗;村委会办公室再也看不见有人打闹现象,各村湾更听不见吵骂声音;村级集体收入突破了10万元,比刚成立时增长了1倍。

全村25户贫困户47人于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贫,2020年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帮扶干部的不断帮扶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上升;2户边缘户已消除了致贫风险,生活稳定;7户贫困户申请到了公益岗位,既增加了家庭收入,又推进了村里公共事业建设;1户贫困户经过脱贫巩固后,已购买了私家车,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曾经的团结村——                                    

2018年1月,新成立的团结村正式挂牌。这个新村由原永乐村、永华村和曹庙村等三个老村合并而成,属非贫困村,位于肖港镇镇区东约一公里处,乡级公路肖邹路自镇区由东向西从该村横穿而过,其区位和交通优势极为明显。新成立的团结村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14个自然湾。全村652户,3130人,其中中共党员101人;该村有“两委”干部6人,贫困户25户,47人;全村有耕地4700余亩,主要作物为水稻。

然而,新成立的团结村在刚开始的时候状况堪忧。村“两委”班子出现“三足鼎立”现象,新任命的村干部,刚开始都为他们原来所在村争取最大利益,而不是从新合并村的整体利益出发去开展工作;村里公共事业建设几乎是“停滞不前”,没有什么新增项目,也无长远规划,发展犹如“蜗牛爬行”;村容村貌也是“涛声依旧”,各村湾里垃圾遍地皆是,大路两旁纸屑相伴,沟渠塘堰杂草丛生,蚊蝇成群;村委会办公室里经常有人来扯皮闹事,强要救济,弄得人无法安心工作;村里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负债却超过了10万。

奋进的团结村——

2019年3月,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孝南区妇幼保健院派出2名干部刘胜高、徐龙进驻到团结村,与肖港镇派出的干部吴金安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刘胜高任工作队队长。工作队在对该村村情民情进行充分摸底调查后,迅速拟出了推进该村不断向前发展的各项帮扶措施,促进该村向“美丽乡村”不断迈进。驻村扶贫工作队不仅让贫困户脱贫致富,还助力全村发展致富。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成为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排除了曾木清等3户贫困户家里电路安全隐患,为1户贫困户办理低保,为4户贫困户和1户边缘户申请办理低保提标,把1户低保户转为五保户,对2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对2户贫困户房屋进行了改善性装修,帮助2户贫困户重新稳定就业,为7户贫困户申请了公益岗位,为1户贫困户和1户边缘户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

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反复研究,确定了团结村的发展思路:扩大服饰厂规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方面支持鱼塘承包经营户,确保经营利润不下滑,为村级集体创收;积极联络在外发展的能人、老板等回乡创业,支援村里公共事业建设,造福村民。

加强村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将原曹庙村1公里的水渠硬化道路扩宽了1.5米,并沿路栽树绿化;在二曹湾修建了一条拦水坝,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在原永乐村修建了一条2500米的抗旱线,解决了其抽水抗旱难题;在东万湾、钟家湾及四曹湾各兴建了一所公厕,并对本村150户农户修建了户厕。2019年新建了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新修了2条硬化农耕路,新建了2个活动广场;2020年在四曹湾修建了一条湾前水泥路,还在本村地势较高的部分村湾打了7口抗旱井。

成立团结村村民事务理事会,协助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工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抓好环境整治和秸秆禁烧工作。通过努力,协调处理了2户农户为田地种植权而产生的纠纷,解决了1户农户为做房子安装污水管道而遇到的难题,处理好了2户农户为砌院墙而引发的占地纠纷;2020年环境治理工作多次得到上级督查组领导的肯定,秸秆禁烧工作被镇区领导推广为学习样板等等。

未来的团结村——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在认真学习“两会”精神后,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经过多次商讨终于拟定了该村今后的发展规划。

推进土地流转,实行集约经营,提高土地效能,创造更多价值。计划流转土地220亩,兴办田园综合体,不仅可以把50多户农户从农活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转移到其他产业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也为村级增收约3万元。还计划流转土地1000亩,成立农业合作社,既提高规模种植效益,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推进旅游兴村战略,把该村打造成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计划在天紫湖大坝出水口下游地段,打造一个集观光、垂钓、休闲、民宿、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可以为80多户农户创造家门口就业机会,还可以为村级增收约5万元。

积极推行特色种养经济,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农户创收增收,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该村处在天紫湖大坝出水口下游地段,有大小塘堰100多口,占水面积500多亩,具有发展水产业的独特优势。计划鼓励有技术、有条件、有意向的专业户进行承包经营,不仅可以为农户创收,还可为村级创收约2万元。

发展优质林果木综合事业。该村有山林面积3000多亩,为丘陵地形,出体不高,坡度不大,地表土质较好,开发利用价值大。计划利用部分荒坡地栽种林果木,用部分高林地圈养禽畜,实行综合利用,可供有经营意向者发挥其创业优势,也可为村级创收约1万元。

用好企业资源,实行合作共赢。对辖区内制砖厂、预制板厂、服饰厂、建材厂等实行入股融资,使其扩大规模,让更多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也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加强村居环境改善。拟将各村湾中乱搭建的棚屋全部拆除,将长期无人居住使用的破旧房屋推平,提高各村湾的绿化面积,种植花草,培植景观树,打造花园式宜居村庄。

团结村的未来可期!


(作者:刘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