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徐山,美了大地,乐了村民。在孝感市孝南区新铺镇徐山村,一个为了帮助乡亲们彻底摆脱贫困、过上乡村振兴幸福日子的特殊住户,成为村民最舍不得搬家的好邻居。
陈庆元(左)在徐山村香稻种业基地
这个特殊住户的主人名叫陈庆元,是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女干部,2019年3月担任驻新铺镇徐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2019年3月,陈庆元来到新铺镇徐山村参加脱贫攻坚,连续长时间的紧张工作让她感觉身体不适,预约到武汉市同济医院检查确诊,必须进行卵巢肿瘤摘除。刚到岗就要耽误工作,为此,她深感不安。手术住院一个星期后,陈庆元很快回到村里,她以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入战斗。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节约时间,也利于照顾陈庆元身体,丈夫丁玉雄主动提出把家从孝感城区搬到徐山,租借村民一处闲置的低矮住房,陪着妻子住在村里。从此,徐山村多了一个常常深更半夜还亮着灯、人来人往,有求必应的好住户。村里47户贫困户,陈庆元常常去家里走一走、问一问,随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时间长了,贫困户、孤寡老人们跟陈庆元相处得像亲人一样,有需要帮助的,打一个电话她就能立刻赶到身边。
陈庆元在向乡亲们传授香稻收获要领
情系群众,她融入徐山。10岁留守女童张某,父母离异,她随70多岁奶奶生活,家庭生活艰辛,缺少关爱。陈庆元便三天两头到其家里嘘寒问暖,新学年伊始,她捐款1000元帮助孩子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还组织城里的妇女姐妹们发起爱心温暖活动,与徐山村等地10多个女孩子结对帮扶,为脱贫攻坚补充了浓浓的爱心动能。30多岁的女精神病人赵翠华,出嫁后因犯病被娘家接了回来,只得长期将她关在家里不让出门。母亲去世后,只有哥嫂看顾她。由于缺乏活动,赵翠华四肢肌肉萎缩,生活不能自理。陈庆元到村后,千方百计为赵翠华办理了特困供养,安排进孝感康复医院住院治疗,解决住院费用,经常前往医院探望。3个月后,赵翠华已经能自己行走、会说话,并能很快认出陈庆元,这让她感到特别高兴。
情牵发展,她改变徐山。陈庆元毕业于孝感市农业学校,参加工作后,在水稻科研项目里泡了几年,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水稻专家。而徐山村发展的支柱产业是香稻,她带领大家下功夫狠抓300多亩香稻优质稻种培育基地建设,长年吸收70多名贫困户和村民务工增收。水稻生长季的每个早晚,她就会穿着长筒胶鞋,下到徐山村的田间地头察看水稻长势和病虫害,及时指导种植户,提醒他们该打药了、该追肥了。
如今,经徐山基地已经带动香稻种植达8000多亩,成为孝感重要的优质粮食产业,为脱贫攻坚发挥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