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担任村支部书记519天,决战脱贫攻坚1095天……然而,就在脱贫攻坚大功告成的前夕,他,时任孝南区陡岗镇朝阳村党支部书记、47岁的徐祥波因积劳成疾,于2020年4月22日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徐祥波曾是一名建筑“包工头”,2002年起,带着一帮农民工在东北抹灰,年纯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2017年,65岁的老支书周安心动员他回村,从此义无返顾地挑起朝阳村脱贫攻坚、旧貌换新颜的大梁。
他倾情投入,心中只有群众。脱贫致富、全民小康是徐祥波梦寐以求的目标。三年的时间,一千多个日夜的奋战,作为深度贫困村的书记,他时刻牵挂着贫困户的生活,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个扶贫项目建设,耗尽他每天大量的时间。邹世锋是因残致贫对象户、二级残疾,妻子胡玉梅是一级残疾,全家靠低保和残补生活,徐祥波和扶贫工作队一起,精心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经常上门嘘寒问暖,让这个昔日抬不起头的家庭充满希望。针对陈桂菊、林晓霞等5户外出务工能力不强的贫困家庭,他积极争取政策,一方面尽全力帮助发展生产,强壮产业,一方面就近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
2019年徐祥波在贫困户家中走访
他东奔西走,志在扶起信心。脱贫攻坚,搬掉穷山奔富路,关键要让全体村民拾起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他从改变村庄基础设施着手,与大家四处求助,优化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从一件件好事实事中享受到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累计争取资金2000多万元,先后接通了孝感城区自来水管网、彻底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难;改造供电线路10公里、修桥2座、硬化道路12公里、安装路灯130盏、新建标准卫生室1个、修建休闲广场4处、安装健身器材4套、完成200多户的“厕所革命”、建标准公厕4个、完成下水道建设1.5公里、渠道清淤4.5公里、将4个污染塘改造成景观塘、植行道树5000多棵、添置垃圾桶1200多个、兴建155KW排水泵站1座、升级抗旱提水泵站3处等等。朝阳村,这个一度贫穷落后的村庄,终于跻身美丽乡村之列。
徐祥波生前在村子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他殚精竭虑,追求强村富民。“当书记,就要为村级谋发展、要改变村级面貌,要让村里人过得比城里人还好,5年内集体经济年收入要达到50万元。”这是徐祥波对全体党员群众的承诺。他与大家一起加大对湖北香润公司的支持,拓展“黄毛粘”订单种植,稳定流转土地1200亩,为村级增收10万元;争取大棚项目投资52万元,新引进百争种养殖合作社流转土地282亩,为村级增收4.8万元;筹资42万元入股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5.06万元;争取省委组织部支持发展专项资金50万元,村年资金分红收益4万元;出租村级闲置资产,年收益0.3万元。如今,朝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达24.16万元,比上任前净增14.16万元,任内第二年达到了目标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