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村的美丽蝶变

   

近日,在孝南区朋兴乡华光村洪家下湾看到这样一片忙碌匆匆的景象,全村7个自然湾的九个村民小组,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各家各户广泛动员,自行对房前、屋后、屋顶、院落、晒谷场、自留地等各类乱堆乱放的柴堆、草垛、杂物进行彻底清理,有序规范垃圾分类。

自今年3月5日开始,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华光村启动首个“村庄清洁日”,整个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洪家下湾作为朋兴乡美丽乡村建设17个改造湾的示范湾,由“清脏”向“治乱”转变、由“清脏”向“美化”转变、由“一时清脏”向“长期清洁”转变的要求,因地制宜拓展优化“五清”内容,增强村民文明卫生意识,着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掀起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热潮。

近年来,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华光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狠抓村级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一举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貌,蝶变成为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2019年初,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把党组织振兴放在重要位置,抓基层打基础,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讲奉献有作为、有素质敢担当”为标准遴选和培养后备干部,并在实际工作中协助村委锻炼能力,培养的后备干部中,有3名年轻优秀的干部在村“两委”换届中当选为村委委员,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力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华光村党支部在完善村级各项建设同时,从“软设施”上加大力度建设,注重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利用远程教育农业培训课程,对种植、养殖大户等5人进行网络化点对点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参加妇联组织的美容美甲、家政、月嫂、足疗就业培训共计培训4次25人次,不断提升留守妇女再就业的技能和期盼,干部专业化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敢打仗、善打仗、打胜仗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队伍,培养线上线下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强的村干部,华光村黄琼同志代表朋兴乡参加孝感市和孝南区统计局举办“劳动力调查业务培训会”同时,把返乡务工创业青年、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培养教育与发展农村党员联系起来,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素质优秀的村级后备村干部队伍,软硬设施的不断健全完善,越来越多农民工回村带领群众创新创业、致富增收,开发利用家乡故土的优势资源,为家乡人民创丰收谋幸福。

华光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精准谋划,通过“企业+贫困户”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朱紫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以发展文化旅游为主,流转村级土地面积达500多亩,是全乡最大的综合娱乐旅游基地,采取了贫困户劳务务工与利益挂钩的方式,引导带动辖区村民通过土地、资金、劳力入股等形式实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为当地村民提供长期就业岗位有40个,短期就业为300个左右。从2015年至今,为当地村民发放人工工资、土地流转金共282万元,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助农增收。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级环境,通过开展调研帮建,深入走访群众,解决了群众急需的困难。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积极筹措资金捐赠垃圾桶350个,先后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10次,组织驻村工作队干部上街清扫路面、协助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群众清理沟渠3000米,堰塘清淤4口、打抗旱井7口,平整垃圾置放点6个、硬化面积160平方米、拓宽村级主要道路700米,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2020年底,该村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无疫村”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摘帽,华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启动。全村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达到10800元,家庭人平均收入比2019年增加435元。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合力帮扶努力下,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汇聚扶贫力量、成就华光梦想,精准脱贫到户到人,2020年如期完成了贫困户25户43人整体脱贫目标任务。

今年三月初,在乡级党委政府表彰大会上,孝感市孝南区朋兴乡华光村、孝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驻华光村扶贫工作队荣获2020年度“综合项目管理突出单位”、“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突出单位”、“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突出单位”“华光村精准扶贫工作突出单位”、“华光驻村工作队精准扶贫工作突出单位”五项荣誉奖牌,印证了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

如今,华光村文化十分活跃。来到村里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完善,文化广场、文化书屋、党建文化公园等分布村子各处,主题晚会、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戏曲文化宣传、琴棋书画文化等活动经常开展,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优美乡村环境与文明乡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我们的村子现在愈来愈美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不少已经在城市居住的人又回到村里建房,周边的群众也经常来游玩。”华光村民罗南桥说。


(作者:吴进忠、左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