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村是孝南区祝站镇一个深度贫困村,位于京广铁路线南,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全村辖5个自然湾265户829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83人,2015年村级集体年收入3000元,人均纯收入6200元。村民收入结构单一,收入低,有80%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大部分家庭的劳动力都是农忙种地、农闲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在扶贫工作队驻村之后,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农户家庭了解详情,为贫困户脱贫建言献策:
1.抓好扶志扶智。通过集中座谈、典型现身说法,面对面与贫困户算好四本账,先后4次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外地考察学习。培养致富典型7人,鼓励帮助有种植经验的贫困户陈伦安、熊存益2人承包抛荒面积100亩种植优质稻黄毛粘,有装修技术的贫困户熊志华成立装修公司,有养殖技术的贫困户养鸡养鱼,让贫困户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2.抓好基础建设。全面完成安全饮水、厕所革命、农家书屋等工程。争取各类扶贫资金900余万元拓宽通村通湾道路8.4公里、修“户户通”道路2.6公里、花椒基地机耕路1.5公里,机耕桥5座,电力改造2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70盏,清淤挖塘24口、疏通沟渠2800米、打深井4口,建村级便民超市1处、群众文化广场5处3000平米。
3.抓好劳动就业。一是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摸底。全村贫困劳动力共计25户48人,其中已外出就业46人,没有外出务工2人(学生)。二是为46名外出务工人员落实了交通补贴、生活补贴。三是对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实行跟踪帮扶服务,对到岗后又返乡的贫困户及时推荐就近就业。四是开展种养殖、建筑、家政等技能培训8次,参训贫困户70人次,推荐10人到酒店、镇办企业、建筑工地就业。五是安排长期在家的劳动力到花椒基地、养鸽子、养蜂大户等家庭农场务工,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人员安置到村公益性岗位11人。
4.抓好消费扶贫。帮助湖北泽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崛起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重点扶贫产品及供应商,在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上线花椒、黄毛粘、鸽子、丝瓜、土鸡蛋、龙虾、蜂蜜等7个扶贫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扶贫产品,达到20多万元。
5.抓好龙头产业。引进湖北泽创农业公司花椒产业项目,流转土地500亩,种植花椒5万余棵,参与土地流转130户,其中贫困户16户,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达12万元,贫困户每年在基地施肥、浇水、采摘、除草等劳动所得户均5000元,已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花椒产业发展格局和利益链接机制。成立武庙村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兼顾村集体、农户、龙头企业的意愿和利益,构建三重利益链接机制,推动土地流转增收、基地务工增收、兜底帮扶增收。
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武庙村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发展产业、改善民生,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从曾经的贫困潦倒到2019年10月份的贫困户全部清零,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