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当贫困户!不要当残疾人!要当万元户!

        9月12日凌晨3点,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王砦村贫困户周进钢就起了床,头顶着星星去虾塘捕虾。9月份是周进钢最忙的时候,因为这时的小龙虾个大、价高、销路畅,是龙虾销售的黄金时期。他肢体二级残疾,右手与右腿摔伤,不灵便、干活难度大。妻子是智力残疾二级,不知道怎样干活,凡事要人教。周进钢用左手使劲地从虾池中拖起一个个虾网,收集当天要出售的龙虾。  龙虾收集完,天也开始亮了。把收集好的龙虾装在电动三轮车里,他又匆匆忙忙向集镇驶去,现正是批销龙虾的时候,等龙虾卖完了,太阳也就升起来,披着霞光,迎着太阳驾车回来的时候,是周进钢最幸福的时刻,因为他一天的辛苦劳作终有收获。路上遇着熟悉他的人,都会善意地问一句:“进钢,今天虾子卖得怎样?”他会骄傲地回一句:“可以,又进了几百元。” 回家后,周进钢又忙着给虾池清草、喂食。到了晚上,一个人还要不停地巡池,逐个逐个地下虾网,等到星星与月亮都出来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休息。 2019年,通过他一家人辛勤的劳动与奋斗,他养殖的28亩龙虾池给他创造了3万多元的收益,加上8亩优质稻也获得了大丰收,全家人均收入一举超过了1万元,周进钢真正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这一年11月,他被评为“最美孝南人”和“孝感市脱贫之星”。说起陡岗镇王砦村的周进钢,在当地认识他的人没有不唏虚感叹的。周进钢自小没父亲,20年前,为了生活,16岁的他终断学业外出打工,不慎在做工时从三楼坠落摔成了终身二级肢体残疾。 

        2011年,因同病相怜,他娶了隔壁村智障残疾人为妻,2013年生了一女儿,加上他60多岁的母亲,已是4口之家,可是家里没主业没劳力,靠1.5亩耕地的收成和亲戚救助,吃了上顿没下顿。靠什么来养活和维持这家人的生计,成了周进钢要解决的人生难题。2015年,周进钢因夫妻双方残疾、家庭困难被陡岗镇原王砦村村委识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干部给他调整了低保待遇,办理残疾人相关手续,落实了残疾人补助,每月给他家增加了近千元的收入,基本解决了温饱。可周进钢紧锁的眉头并没有因成为贫困户而舒展开来,湾里有些人给他出主意说:“现在政府都在搞精准扶贫,你家上有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儿,你夫妻二人都是残疾无正常劳动能力,有生活困难找镇政府、村里或扶贫工作队就行了。”可周进钢总是摇头不语,他心里有一本账,光“等靠要”是不会给家庭带来幸福的,自己虽然身体残疾,也不是完全不能动,人要有感恩的心,不能凡事依靠政府。再说家中妻儿老小还指望着自己呢,“我要像正常人一样,让一家人生活好起来。”

        周进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发展产业。2017年3月,陡岗镇组织贫困户参加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这让周进钢眼睛一亮,“对呀,我可以养龙虾,养殖技术有保障,价格好,又不愁销路,政府又支持倡导。”他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关爱支持下,从起初8亩地试养,陆续通过土地流转扩展到28亩,每天起早贪黑建龙虾池。为了方便观察和饲养龙虾,他从2017年5月起,独自一人住进了村排涝泵站,在那儿一住就是四五个月。他一心扑在龙虾养殖上,起早贪黑钻研小龙虾养殖技术,铆足一股劲,一定要摘掉贫困的帽子。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收的喜悦。2017年底,他家庭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2314元,通过自己申请与组织评定,他家终于脱贫了,周进钢终于实现了梦想,他第一次露出了幸福而满意的笑容。2019年,周进钢扩大了规模,养虾收入大幅提高,加上产业发展将补,他家可支配收入一举超过了6万元。团结村其他贫困户从周进钢身上看到了脱贫的希望,都纷纷走上了劳动致富、特色产业发展之路。2019年有9户贫困户种植优质稻,2020年猛增至25户,种植面积也达到了60多亩。今年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小龙虾的市场行情不是很好,但周进钢信心十足。他对家访的驻村第一书记说:“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队和村委帮我及时销了一部分龙虾,我几乎没受损失。我只要精心饲养,抓住九月、十月的高峰期,保住去年的收成还是很有把握的,请领导放心。”周进纲说:“我不要当贫困户,也不要当残疾人,我要当万元户!我要用勤劳的手,为我的妻子和女儿撑出一片幸福快乐的天空。″

(作者:丁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