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孝感市中医院公共卫生科主任郑先春去探望她的包保对象陈海珍的时候,陈海珍满脸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紧紧地握着郑先春的手说:“没有国家的政策,没有政府和你们的关照,我的一家没有今天啦!”陈海珍无限感恩,在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她的全家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福利,在驻村扶贫干部、村两委、帮扶干部郑先春的帮扶下,她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陈海珍是陡岗镇胜利村一位69岁的农村婆婆。说起前些年的日子,她泪湿眼眶。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腰椎病、颈椎病、胃炎和冠心病等病,2005年又因右下肢骨折到武汉协和医院检查做手术,把一点家底全部用完了,回来的时候连搭车的钱都没有,还是医生给的路费。爹爹那几年身体也垮了,肾功能不好,做不了重活。唯一的儿子在外面打工,学历低,工作不固定,自保都成问题。儿媳妇在外面打工,只能给两个上学的孙儿孙女大帮小贴。她一边种地,一边做豆腐,起五更,熬半夜,没日没夜地干活,只想让这个家能平稳地过下去。她从来不买新衣服,自己妹妹不穿的衣服鞋袜,她就拿回来,缝缝补补、修修改改接着穿。说起那段日子陈海珍就泪流满面:“米是田里收的,菜是地里种的,如果不是这病那病缠身,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
三年前,郑先春到家里探望陈海珍
后来,村里来了驻村扶贫干部,到家里了解情况。陈海珍拿出一家人上医院看病治病的单子和记录,竟然有厚厚的一塑料袋。陈海珍不愿意麻烦扶贫干部,也不愿麻烦村里,她对扶贫干部说:“您们不是我的亲,也不是我的邻,还帮助我,嘴也不打湿一下,我心里过意不去!”
扶贫干部认真地给陈海珍一家讲解国家政府的扶贫政策,让她不要灰心,也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经过仔细核实,陈海珍家符合并评上了村里的精准扶贫户。扶贫干部根据陈海珍家里的实际情况,实行了分步骤、有计划的帮扶。首先,让两位老人到医院治病检查、调理身体,然后给老人的儿子在镇里找了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离家不远,工资较之前又有所改善,令陈海珍感激不已。接下来,扶贫干部与当地教育扶贫组联系,对老人两个孙子的各种教育经费进行帮扶减免。最让陈海珍感动的是,扶贫干部帮她家解决了多年以来儿子与儿媳妇不睦的心结,改善了她家的邻里关系。
2016年底,陈海珍成为孝感市中医院分级诊疗办公室主任郑先春的扶贫包保对象。郑先春隔三岔五去老人家里看望,与村里的扶贫工作队、村干部积极联系,协助他们对老人家庭进行实际困难的帮扶,另一方面,从各个方面给予陈海珍家庭多方位的支持与鼓励,让老人的家庭彻底站起来。
陈海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年,脸上身上总是起红疙瘩,村子里的人害怕她的病,都不怎么搭理她,郑先春去了以后,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在灶台边帮忙做饭,和她聊家长里短,和她讲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定期带她到医院检查、治病,走的时候,塞一点零用钱给她和孩子,她不肯要,郑先春笑着说:“您不把我当家人看,就把我当您的亲戚,给孩子们买点笔和本子。”陈海珍一家人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脸上起红疙瘩的次数少了,红疙瘩也变小了,陈海珍走出去再不用遮遮掩掩,心里坦坦然然的,那种感觉,让她睡觉也踏实不少。陈海珍心里感动,也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意,自己在家里平时做豆腐,过年了,就做一些豆制品,像豆泡、腐乳等,拿一些给郑先春尝尝。2017年大年三十,郑先春家的门铃响了。她打开门一看,发现陈海珍穿着棉袄,挎着一个大竹篮子,篮子里装着满满一篮子豆泡,站在门口。看见郑先春,她脸上抹开了淳朴的微笑,郑先春连忙招呼她进家里坐,陈海珍也不坐,放下豆泡就要走,郑先春拉住她,让她一定要在家里吃了饭再走。饭后陈海珍要走,郑先春让她把豆泡拿回去卖钱,过年正好能卖个好价钱,陈海珍说:“这是我自己做的,代表我们一家人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下,就是瞧不起我这个乡里人!”陈海珍说到这个份上,郑先春只好高兴地将豆泡收下。郑先春到附近的超市给陈海珍买了一套保暖内衣和一条围巾。陈海珍哽咽着说:“谢谢你啊!我这辈子都没围过这么舒服的围巾哩!”
2019年,陈海珍在医院里照顾爹爹住院,半夜突发心梗,幸亏救治及时,才捡回一条命。郑先春去探望的时候,她心里非常过意不去,她说,以前自己不愿意出门去玩,总觉得评上扶贫户被村里人瞧不起,心里不舒服,想到两老年纪这么大了,儿子撑不起这个家,就没有心思出门。她说,是郑主任,想方设法开导她这个老太婆,让她不要胡思乱想,心里慢慢有了一股要好好活下去的勇气。她总记得那句话,婆婆,这个家您不能倒!这句话真是说到陈海珍的心坎里去了呀!还有一句,让她感动一生啊!她说,您不要再推辞了,您就把我当您女儿看,不行吗?
2020年,郑先春多次到家中探望陈海珍一家
村干部帮忙联系,让陈海珍的儿子在武汉打工,工作收入稳定,除了自保,还能贴补家里;儿媳妇在村里进行岗前培训,准备到市区远元集团做事,也是村里帮忙联络的。疫情期间,为了增加陈海珍家里收入,村里为她儿媳妇提供卫生公益性岗位,让她清扫村道路垃圾,每月1000元工资,减轻了陈海珍家里的负担。陈海珍的大孙女在武汉上大学,小孙子在陡岗中学读初中,自2014年以来,一直享受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小孙子每年1000元的扶贫补助,孙女读大学时,享受国家雨露扶贫补助4000元,大学期间,每年1500元的扶贫补助。家里办理了低保,2020年家庭收入达到五万五千多元,人均纯收入八千六百多元,陈海珍和爹爹身体状况稳定,定期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目前陈海珍已经与医生预约好,等地里的农活结束,就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
在驻村扶贫干部、村两委、帮扶干部的共同帮扶下,陈海珍一家家庭收入来源稳定,并逐年递增,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有了保障,家人工作稳定,孩子读书安心,说起这些,陈海珍高兴得掩饰不住脸上的笑容,连声感叹:“好哇,遇上了好时代呀,国家政策这么好,日子越来越好,感谢的话,我一辈子也说不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