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跃居湖北省美丽乡村

        整洁漂亮的四汊生产队

春有鲜花夏有果,秋赏白鹭出绿波,冬日阳光融融,小桥流水诗意多。人们喜欢这样概括这个美丽的村庄——四汊。

初秋的四汊,涌绿叠翠;放眼望处,700亩生态水产碧波涟涟,800亩花卉苗木郁郁葱葱,300亩虾稻丰收在望,无拘无束的鹭鸟恣意翔集……好一幅湖乡版《富春山居图》,令游人访客啧啧称道。

8月20日,在孝感市孝南区朱湖办事处四汊生产队,已脱贫的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杨华林由衷地说,“是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让我们这个昔日乱糟糟、穷空空的生产队彻底旧貌换了新颜,我们也过上了体面的好日子。”

位于朱湖办事处四汊集镇南部的四汊生产队,现有229户1013人,耕地面积1775亩。实施精准扶贫前,是朱湖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贫困生产队之一,流行着一句顺口溜:“泥巴路、断头沟,多收几斗无人收;水不通、路不通,狠心外出把家丢”。2015年,四汊生产队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生产队),有贫困户11户25人,自此,拉开了向贫困告别的大决战。

 

8月20日,扶贫工作队员与群众同劳动

“把乡亲们带上致富路,让四汊美丽起来”。2016年,经党组织“三顾茅庐”而从一家大公司“挖”回担任四汊生产队党支部书记的李应春雄心勃勃地准备大干一场。他与生产队第一书记、孝南区扶贫工作队员、区环保局党组成员李斌芳等“一班人”带领大伙冲上一线。他们充分运用个人阅历、人脉资源、自然资源、市场资源,精心制定实打实的“脱贫攻略”,大打“三大战役”。

        四汊花卉苗木基地一角

首战兴产业。四汊生产队有花卉苗木种植业的传统,全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企业——湖北金卉花木有限公司在这里租赁土地兴建有450亩苗木基地,有成熟的生产、经管、管理、经验和销售网络,李应春等一班人借力就势谋发展。

他们发动全队群众土地向产业集中,产业向花卉苗木种植业集中,种植面积以流转的方式向有头脑、有实力、有信誉的骨干大户集中。先后吸引毛洪波、李喜华、杨建辉等能人兴办集中连片花卉苗木种植基地290多亩,使四汊生产队花卉苗木业发展到740亩,品种200多个,年产值达到500多万元。

        四汊生态种养基地一角

盘活闲置和低效的水面、渔池、沟塘,延揽能人租赁,发展莲藕等水生蔬菜、鲜鱼等水产品种养700亩。

2017年底,当获知驻军部队区域停止有偿服务,一部分有实力的水产品经营能人需要实施产业转移后,李应春等人闻讯即动,真诚揽贤,成功引进“水产达人”杨爱国兴办500亩生态种养殖家庭农场,其中,利用边远旱地种植花卉苗木210亩,利用低湖田发展虾稻养殖290亩,获得良好的投资、经营和示范效果。2018年,杨爱国家庭农场被省农业厅表彰为“全省示范家庭农场”。

经过4年产业发展,四汊生产队90%的种养面积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形成了花卉苗木、虾稻间作、水生蔬菜等“硬核”产业和产品,成为朱湖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和带动朱湖周边2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发展花卉苗木1万多亩,推广虾稻间作模式5400多亩。

        四汊农户在花木基地打工

再战抓增收。四汊生产队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始终把贫困户和生产队群众增产增收放在关键位置。2016年以来,生产队基本完成了农户生产经营面积向企业、协会和产业大户的集中,农户告别一家一户小地块耕种,由过去的自耕自种户,转变为自由职业者,在拥有每年每亩780元土地流转费的同时,经过务工、经商,以及就近到企业、基地打工,年收入是过去3倍以上。

贫困户杨得发过去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现在,他每年土地流转收益2184元,常年在花卉苗木基地打工年收入2.2万多元,小日子一天天过得红火起来。

        为文明家庭挂牌

生产队采取“土地流转一批、打工安置一批、合作社链接一批、保洁就业一批”的方式,解决全队群众就业增收问题。目前,仅在花卉苗木协会、企业打工的就有42人,年打工收入92.4万元。

生产队还投资45万元建成1座装机容量50km的光伏发电站,2016年9月建成并网发电,到目前已发电7万度,为群众增收7万多元。

在实现每个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这个2015年前集体经济积累为零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先进生产队。到2017年12月,生产队和9户25名贫困户全部刚性脱贫出列,去年,生产队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7万多元。

         8月20日,组织村民修建排水设施

 三战树样板。既要富,还要美。近年来,生产队、工作队一班人千方百计战贫、强基、固本,先后争取各方投资2000多万元大兴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带领干群修路、挖渠、整治村庄环境。完成9条4500米渠道兴修和疏浚,兴建水泥道路13条8600米,柏油主路1条2000米,安装路灯70盏,实现了处处公路畅通、排灌畅通、每家每户门前道路贯通,路头村庄夜间灯光通明。

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投资80多万元兴建了3处文化广场,1处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处留守儿童活动中心,配套完善了文体设施;聘请3名保洁员,常年负责村庄环境卫生;村庄统一设置垃圾箱,由生产队每天清运,保证了洁净美化,同时,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近3年来,有1人被朱湖党工委、办事处表彰为“最美朱湖人”,5人表彰为“脱贫明星”,60多户被表彰为“文明家庭”。

 

脱贫攻坚搬穷山,文明创建树典范。2018年,四汊生产队被遴选为湖北省2018—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前不久,成功接受上级检查验收,一个富裕、美丽、幸福的新四汊脱颖而出……


(作者:万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