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上午,孝感市公安局、孝感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孝南区公安分局、孝南区农业农村局在王母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隆重举行“增殖放流 修复受损渔业资源活动;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中国渔政执法快艇授旗入列仪式”。
捕捞渔获物2.5公斤 偿还2.5万尾苗种增殖放流
简要案情:7月20日早上8:25分,李某撑着小型塑料船只,使用三层刺网,在王母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非法捕捞时,被保护区工作人员现场查获,后移交区渔政局立案调查,经查,李某在王母湖保护区非法捕捞渔获物重约2.5公斤,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相关规定,经过渔政执法人员的法规和政策宣传,李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于8月12日向办案人员递交了忏悔书,在接受处罚的同时,自己愿意购买鱼苗,来修复损害的渔业资源。
因非法捕捞造成对渔业资源的损害,由行为人购买的鱼苗2.5万尾投放到王母湖保护区,以修复受损的渔业生态,怀着对法律的敬畏,对自然生态的尊重,行为人李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有罪!我忏悔!我希望将这些鱼苗放入王母湖来赎罪!”8月19日上午,非法捕捞者李某将自己购买的2.5万尾鱼苗放流到王母湖保护区,偿还欠下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生态债”。
此次投放的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品种为草鱼、白鲢、花鲢,鱼苗适宜性好、成活率高,有利于保护区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以渔护水、以渔养水、以渔治水的作用,达到修复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据区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人员介绍: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条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非法捕捞行为对水生态系统危害极大,会导致水域内大小鱼昏死、绝育,造成鱼虾绝迹,生态系统损坏。
据悉,这是我区首例以增殖放流形式惩戒、教育非法捕捞者,旨在彰显我区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呼吁广大群众,增强法律意识、环保意识,保护好渔业资源、保护好水生态环境。
渔政执法快艇入列授旗仪式
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成三民向新入列的中国渔政42267—42385号执法快艇授中国渔政旗,新入列的执法快艇最大航速40-50节,配置大功率喊话器、警报装置和先进的卫星导航、光电跟踪取证系统,是迄今为止我区航速最快、性能最好、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渔政执法艇。该渔政艇入列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区渔业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为保护渔业资源、应急处置渔业安全生产事故等执法、救助行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将在现阶段打击非法捕捞和保护区全面禁捕巡航执法中发挥强有力作用。中国渔政42267—42385执法艇的入列,标志着我区渔政执法再添利器。
实行公安、渔政执法联动协作机制
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张劲斌表示,孝南禁捕水域实行公安、渔政执法联动协作机制,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犯罪,坚决斩断非法捕捞、运输、经营的地下产业链,侦破一批非法捕捞犯罪案件,打掉一批职业化团伙化犯罪网络,整治一批非法运销捕捞器具、渔获物窝点,形成强有力严打高压震慑效应。落实常态化执法监管,构建长效监管机制,坚持“水上打、岸上堵、市场查”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高压严管态势,针对破坏保护区等重要水域资源生态和禁渔区使用“绝户网”及电毒炸等违法犯罪行为将重拳出击、顶格处罚,切实推动水域生态保护管理秩序实现根本性好转,维护禁捕管理秩序。
打击非法捕捞联合执法行动正式启动
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军华宣布孝南区打击非法捕捞联合执法行动正式启动。
参加资源修复增殖放流活动暨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的有市公安局、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渔政局、毛陈派出所、王母湖渔场,出动执法车辆7台、执法快艇3艘、参战的公安民警、渔政执法人员、保护区工作人员40余人,行动当日收缴非法渔具地笼26具,劝离非法垂钓人员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