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肖港镇初级中学校园内,阳光普照,红、橙、蓝、绿四顶帐篷一字排开,帐篷下,肖港中心卫生院的4组医务人员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核对姓名、登记编号、取样,全副武装的医护们各司其职,为陆续前来的教职员工采集咽拭子标本。
“您好,我需要用棉签在您咽喉部旋转擦拭一周,可能会有些不适,如果引起您呛咳、恶心,打喷嚏,请稍微忍耐一下。”主治医师杨帆麻利地戴好外层手套,与眼前的女教师简单解释后,在她仰头的一瞬间,一根细小的棉签顺利伸入口腔,于深部旋转一圈后迅即取出,接过护士胡塘堰递过的病毒标本管。只听得“咔喳”一声,棉签拦腰折断落入管中,封口,标本再次传回胡塘堰手中,由她完成最后一道工序:装入带拉链的生物安全袋中封存以待送检。
咽拭子采样操作简单,但有时在棉签的刺激作用下,会反射性地引起受检者咳嗽、喷嚏,导致口鼻分泌物四溅,对操作者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为了广大的孩子们能够早日重返课堂,促使复学复课安全有序开展,肖港中心卫生院一线医务人员毅然接过上级布署的任务,开拔到肖港镇初中校园内,为应约前来的教职员工们进行咽拭子采样工作。
据悉,此次教育系统核酸检测覆盖了全镇高、初、小、幼儿园11所教育机构、共计370人。这些受检的人们有的是曾参加过疫情防控的教职员工,有的是即将返回教学岗位的毕业班老师和食堂工勤人员,有的是参加疫情防控志愿者,还有从高风险区返校的教工们。
“文卫本一家,能够为辛勤的园丁们服务,也算是我们为祖国的未来尽了一份心,出了一点力。”卫生院院长朱胜军笑笑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