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产后的第31天

4月16日,是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有序复产的第31天,经过新冠肺炎战“疫”的“大手术”后,医院的运行较之前有何差别?疫情还未完全退却,医院又是如何有效做好防护的?在实际操作中,又会面临怎样的困难?笔者带着疑问,走进市一医院。

“产”后运营

和市一医院只有东城院区复产的第一天相比,城中院区也相继纳入到收治非新冠病人范围,并且开放门诊科室数量、临床科室数量和住院床位数都有所增加。截止到4月16日,除口腔科外,门诊、临床、医技科室均已有序恢复正常。据统计,受疫情影响,门(急)诊量、在院患者数量、日手术台次等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0%。

病房里不时会传来这样的声音,“真的是太好了!我现在蹲站终于不那么费神了,并且再过2天就可以出院了。”72岁的王婆婆高兴地说。据了解,王婆婆过年在家劳务时,不小心把腰伤了,由于正值疫情期间,她也只能在家强忍受着疼痛。而像王婆婆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医院复工复产的“好”,他们的体会无疑是最深的。

“产”后防护

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医院在防控措施上有增无减。在医院大门口、门诊部、住院部、行政楼均设置非接触式体温检测口;增设的预检分诊大厅内设置了登记、测体温、门诊收费、简易门诊、预检筛查CT及血常规等流程,以便对发热患者和非发热患者进行分区看诊;在加强医护人员防护方面,除发热门诊、新冠康复门诊、城中院区CT室工作人员采取二级防护外,其余所有医务人员均采取标准的一级防护(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病房和公众场所内,笔者还看到有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开窗通风,有的在对物表、地面进行喷洒、擦拭,候诊椅上、墙面上都有清晰可见的“请保持1米间距”标识。

较之前相比,住院部所有科室增设缓冲病房,待患者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后,方可进入普通病房接受治疗。如有家属陪同,家属也要经筛查后,佩戴“家属陪伴卡”方可陪护。

据院感办负责人介绍,她们每天都要进行督查,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

“产”后随访

医院开设新冠康复门诊,确保新冠肺炎康复后人员后期检查。同时安排专人对300余名新冠康复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这类人员后期各类状况,对需要再复诊人员,做到及时提醒、安排预约、回答疑问、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疫情过后的一个多月以来,医院也在不断完善、调试中。据副院长张清介绍,部分病人(如孕妇等)对“新冠”还是有恐慌情绪、安全顾虑,出现正常检查不按时诊查现象;部分病人对预检分诊和缓冲病房的设置表示不理解,不愿意配合筛查;小部分专科(如肿瘤科)患者量较之前增多,出现病床紧张等。后期,医院将加大宣传,让患者正确了解医院所做的调整,并延长专科门诊看病时间,在常态化防控中,全力做好医院复工复产工作。


(作者:胡佳萍 李璐)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