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破衣
如果你路过孝南区新华街道枚宁关社区,你定会见到这样一位“破衣烂衫”的“大白”,他背着消毒水箱走街串巷喷洒药水。“喂,你的衣服破了!”不知哪个楼上有群众从窗口探出脑袋来,好心提醒他。他大喊一声:“快进去,把窗户关上!在喷药”,继续低头喷药。
枚宁关社区下辖194户(春节在家的共418位居民),许多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为了让群众不出院、少下楼,他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买菜购药,上楼下楼、扛米送油,风来雨去、量温登记……防护服经常破烂不堪,他也毫不在意。
一头乱发
在来枚宁关社区之前,他就在单位值守了。大年初一至今,五十多天没休息,头发也开始放飞自我、野蛮生长。
一张烂嘴
从雪夜里睡帐篷,值守到早春的乍暖还寒,他记不清吃了多少顿泡面和盒饭了,回家洗把脸的间隙,把口罩摘下,大包小包落玉盘,嘴巴里此起彼伏的破口——上火了。
一颗热心
一、在老家不忘宣传。腊月三十回祝站老家,听说堂哥初一有“新香”,他立马前去做工作,新香活动取消,避免了一场聚集性聚餐活动。此外他还苦口婆心告诫乡邻不拜年、不打麻将,至今200人的村湾(武汉返乡人员30多人)无1例感染。
二、在社区全力以赴。正月初七下沉社区,他为特困户落实大米、蔬菜等生活物资。先后从事入户宣传、路口值守、义务送菜、入户测体温等一线工作,前期入户测体温近1000人次。在社区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与同事兼“战友”黄玉华同志用私家车到沙沟菜场,以蚂蚁搬家方式拖运蔬菜并发放到群众手中。在路口值守时,仔细盘查、详细登记进出人员信息;交接班时,他总是提前半小时到岗(因路口是一医院医生必经之路,交接班时进出人员较多),做到不漏登1人。
三、在单位挤时间处理业务。利用值守空闲时间,回单位处理农产品供应保障情况、“三农”领域补短板项目库建设、国家重大项目调度工作,协助综合科在网上申报“孝南区疫情防控中心建设项目”,拟争资2650万元,协助工交科做好全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及信贷需求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共获批企业23家。
四、在社会助人为乐。在实行物品代购政策之前,为减少他人出门频率,他多次帮助他人购买药品、大米蔬菜等物资。2月17日,得知分发东北援助大米单位人手紧张时,他马上与卡口“战友”换班,与黄玉华一起到铁路货场清点、发放大米;由于科室同事隔离在外,他经常主动要求晚上大卡口值班,白天抽时间处理业务工作。
2月18晚零点从枚宁关下班后回家,在市妇幼遇上刚看完病没车回家的一对父女,看着病怏怏的小女孩,他毫不犹豫地送他们回家。
3月4日,有居民想给他患新冠治愈后在隔离点观察的家人,送点慢性病药及生活必须用品。他一口答应,下班后就把相关物品送到隔离点。
3月11日凌晨2点,有居民突发肾结石痛苦万分、寸步难行,他紧急用私家车把他和家人送到中医院,并拒收车费。
疫情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他的“破衣烂衫”,照见了他的“烂嘴乱发”,也照见了他勇于担当、乐于助人的犀利本色。他只是孝南发改人中最普通的一个、全区下沉干部的一个缩影。关键时刻,他们所到之处皆为热土,用忠诚担当诠释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家国情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