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斗中的“父子兵”

“雷主任,怎么还没回去呀?”下午下班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在问。

“啊,我把这些鱼剁完,腌好了就走。”这是志原者,老党员雷运华同志的回答。此时,他正在村里临时食堂里剁鱼,准备第二天厨师做饭的配菜。

他是团结村一名普通村民,50多岁,中等个子,脸庞憨厚而刚毅;平时话语不多,但做事踏实,大家对他很信任。大家称呼他“雷主任”,是因为他以前在村里当干部,后来因合村减员而没再当干部,现在大家仍这样称呼他是对他的尊敬。尽管不再当村干部,他没有因此而有任何抵触和沮丧情绪,而是一如既往积极肯干,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就一直参与村里抗疫工作。疫情防控初期,他把自家的一些腌鱼、豆腐以及蔬菜等捐赠给驻村工作队,让工作队员改善生活。在打响入户摸排突击战时,他积极协助村干部对所在村湾的农户进行入户摸排,并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随着封堵管控工作的强化,值守人员增加,吃饭人员跟随增加,他又主动到村临时食堂为厨师帮下手。到了开饭的时候,为保证不能离开岗位的值守人员不饿肚子,他又主动帮助送饭送菜,解决他们不能回食堂吃饭的问题 。每天帮厨完了后,他又积极主动为农户灌煤气,解决全村650多户农户的“燃眉之急”,而到了晚上,他又要准备好第二天下厨的物资……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而这天,他在忙完一天的活路后,一看时间已是晚上8点多了,就不由自住地伸了伸懒腰,准备清点一下后就回家。

这时,门外来了一辆车,停下后,驾驶室一个年轻人探出头来喊道:”爸爸,您还得多久啊?要不要我带您回去?“

“马上完了,我和你一起回去。”说着,他脱下工作服,洗了洗手,锁上门就上了车,一天的工作到此结束。

那个司机是他的儿子,叫雷代琪,30岁出头,个头不大,平时在外跑一些水果和蔬菜等的买卖,是个实在人。自参加防疫工作以来,他每天随物资配送专班到各村湾为农户运送物资,已有一个多月了。每天上午出去,中午回食堂吃饭,下午又接着运送,直到当日物资送完才收工,有时送完已经天黑。这天,他是刚送完了物资准备回去,正好经过,于是想带上他爸爸一起回去。

有人曾问他:“你天天运送物资,累不累呀?”

“累是有点累,但我平时在外跑买卖,已习惯了, 觉得没什么,只要能够为大家做点事情也算尽一份心意。”他的回答很实在。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的心声,虽然不是国家干部,也不是一名党员,却有着一份火热的心,难能可贵!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疫情防控初期,他就向镇指挥部捐赠口罩4000多个,84液120斤,价值8000多元。第二次,他又主动捐赠桶面、面包、面条、食用油,水果、蔬菜等,价值又是8000多元。第三次他为村里志愿者们捐赠水晶玻离杯80个,价值400元。而他并不是富甲一方的大款啊!曾经有人问他:“你这样做有什么想法呀?”他说:“能为疫情工作贡献一点力量,觉得值,没啥想法。”这就是他的回答。没有任何豪情壮语,却表达一种真情实感,令人感动,释放了一种正能量!

就是这对平凡“父子兵”,自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后,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然后各自执行各自的工作任务,直到晚上回家。他们没有叫一声苦,没有叫一声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却做着不平凡的举动,令人敬佩!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已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而在他们的心里,却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坚持到疫情阻击战的彻底胜利!


(作者:刘胜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