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铺镇疫情防控一线,有一抹亮丽的风景,她们有着女性特有的美丽和柔情,也有着战士般的执着和坚定。在家庭,她们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在岗位,她们是“女汉子”“女战士”。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她们放下 母亲、妻子、女儿的身份,撑起了疫情防控的“半边天”。
履行誓言的人大代表
“妈妈,现在在忙什么呢?”女儿徐淑敏问。
“在宿舍区测温,发一张图给你看看。”
“你的样子真美。”女儿回复说。
出生于1970年的罗梦凡,是新铺中学教师,区人大代表。在抗疫战最吃紧的阶段,她毅然参加志愿者,站在了防疫的岗位上。
每天,她要给学校教工宿舍32家住户测温,同时登记好物资采购需求,然后来到学校保卫室值守到晚上10点。一天下来,去年动过手术的她,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精疲力尽,但她没有一句怨言,“我是人大代表,就要以实际行动履行责任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誓言。”
3月6日下午,她又主动向校长请缨,提出把学校教学楼的每个教室用84消毒一遍。“疫情向好,复学可期,消毒防疫不能马虎。”罗代表坚定地说道。
不让须眉的女汉子
“这是男人干的活,你个女同志,又这么瘦弱,搬得动吗?”后勤保障组的一名男同事关心道。
“我可是女汉子,搬不动我就少量多次的搬。”新铺镇财政所副所长刘小光边卸货边答道。
从1月25日进入后勤保障组以来,刘小光就吃住在镇里,已有40多天没回家。每次物资进来,都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她要和后勤组的同事们把防控物资搬上搬下、搬进搬出,其他人忙完歇着了,她还要统计防疫物资种类、数量,并按照需求情况合理分配,确保物资分发流程规范、调剂及时、记载清晰。
2月15 日晚上十点,有一车大约2吨的防疫物资送来,当时已经很晚了,又下着雪,部分后勤组的同时已下班。有同事说,“这么晚了,天气又差,干脆明天再卸货吧。”
“不行,就是下雪才得赶紧搬完,不然明天早上雪覆盖了更难搬,再说,货车堵在办公楼门前也不是个事啊!”说完,她开始动手卸货。在她的带动下,四个同事一起冒着风雪,忙碌了近一个小时,终于把物资卸下来,等清点完毕,她已是浑身湿透。
四十多天下来,这个被物资刮破一件羽绒服、被84消毒液“咬”红2条裤子的女汉子,眼睛已经充满疲倦。“疫情过了,我要做个面膜,睡个天昏地暗。”刘小光说道。
“妻唱夫随”的第一书记
1月25号,听到一声命令,还在老家过年的新铺镇徐山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区农科所副所长陈庆元,没带任何衣物和食物,连夜回到徐山村,本来生性胆小怕天黑的她,独自熬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达徐山村的第二天一大早,她急忙与村书记了解村里的疫情,商讨防疫方案。随后赶到村办公室,起草防疫宣传标语。接下来,她与村干部一起,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督促村民不聚集、不打牌、不出户,阻止村民燃烧秸秆、减少空气污染,在村口设置岗哨、减少人员流动,对全村3313人(外来临时人员203人)全部进行了登记,对武汉回村的139人实施重点监控。
正月初二,她的丈夫、市税务局干部丁玉雄给来送生活物资,看到村里防控人手紧张,他主动请缨下沉,同妻子一道走进村湾的防控战场。
从此,他们把徐山当成了老家,入户测量体温,搬运防疫物资,进湾巡逻宣传,卡口执勤值守,采购生活物资,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上演了一曲“妻唱夫随”的好戏,被村民笑称“抗疫侠侣”。
战斗在疫情中的女同志们,天生不是女汉子,她们家有老小需要照顾,自己也渴望被关怀,但在危难时刻,她们慷慨趋赴,用爱和责任筑起了抗疫的防线,她们是春天里绽放的最美花朵。
祝所有战斗在疫情中的女同志们妇女节快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