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朱湖卫生院护理主任高珊,在家是孩子的好妈妈,在单位是能干的好同事。作为一名医护人员,高珊深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在卫生院疫情防控紧急会议上,她主动请缨,和靳红珍医生一起担起驻守根据地商务宾馆集中隔离留观点的任务。
半夜劝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根据地商务宾馆集中隔离留观点是朱湖辖区内专门用于普通发热患者集中留观的隔离点,虽然已基本排除留观人员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可能,高珊和同事每次进入前,还是需要“全副武装”。
每天早上8点,高珊和同事准时开始一天的工作,测温、消毒、配送药物、心理疏导、防护宣传……由于留观人员年龄不同、体质不同,除了日常2次测温外,老人、小孩和体温异常者还需增加测温次数,发放抗病毒药物。
二十多个日夜,从日出到日落,高珊没有一刻闲暇,“在这里,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保护好自己,因为医生和护士一旦出现什么情况,就没有办法为这些留观人员服务,不能在这关键时期给医院添乱。”高珊认真地说道。
一天夜里11点多,一名留观人员给高珊打电话,说感觉自己发烧了,全身发抖,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高珊一听立刻紧张起来,叫上医生一起上楼查看病人,做进一步检查。“坦白地说,听到患者发热,心里很紧张,生怕隔离点里出现了新冠患者。”事后,高珊有些后怕地说。好在患者只是因情绪紧张导致神经官能症,进而引起感官上的忽热忽冷症状。检查完后,医生自行离开了,高珊并没有马上离开,她深知此时病人需要的是关心与陪护。她耐心地给对方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又说了些家长里短的贴心话,对方的恐慌与压力明显减轻了。
精心护理,一岁多幼儿顺利出院
隔离时间长,又是一人一单间,留观人员刚来时大多很焦虑,或发牢骚,或拍桌椅,高珊都尽量安抚他们。“跟患者讲解新冠肺炎防护知识、多沟通病情能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他们在这里挺不容易的,没有家人在身边,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高珊坦言,医生护士的坦率沟通对于留观人员缓解压力起到了莫大的作用。
高珊和靳红珍对留观点的妥善管理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赞扬,很多留观者纷纷解除隔离,顺利回家。
最先出院的是仅1岁9个月大的鲁宝宝,鲁宝宝到隔离留观点后,高珊和靳红珍对他格外关照,每天轮流查体温,耐心喂服药物。经过精心护理,鲁宝宝连续三天体温正常,卫生院专家会诊后,小宝宝成为根据地留观点第一个解除隔离者,极大地鼓舞了院内留观人员。
在两位”花木兰”的努力坚守下,2月28日,根据地商务宾馆集中隔离留观点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区率先清零,所有留观人员解除隔离回家。
3月1日,结束最后的清场收尾工作后,高珊和同事终于走出留观点,迎着久违的阳光,高珊感慨道:“在前方战斗的不只有我们医务工作者,还有很多党员干部在和我们一起努力,疫情终会有结束的一天。”阳光下,高珊的眼神流露出期盼,她坚信,希望就在前方,就在春暖花开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