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苟,男,1957年12月出生,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12月在罗陂村换届选举中当选支部书记。罗陂村户籍人口1874人,耕地面积2450亩,党员33人,过去在新铺镇属于典型的穷乡僻壤,是有名的“西伯利亚”,党员隐身,干部灰心,村子无希望,村民闹上访。如今的罗陂村,集市比首都,鲜花到处有,客车开到家门口,水泥连湾铺,路灯照各处,村民跳起广场舞。不到5年的时间,罗陂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谈到这一变化,无不由衷地感叹道:罗陂村选准了一个好书记,带出了一支好队伍。
钢铁应是这样炼成的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铸就钢铁长城,建设党的伟大事业,需要每个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支部书记作为村党务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自然走在前头,做出表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补精神之钙,锻思想之魂,传承共产党员的优秀基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具体的工作中同上级党组织要求保证步调整齐。自觉遵守党章,严格遵守党的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队的力量其实是巨大的,有效的运作完全能够将“三个和尚没水吃”扭转成“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人看人,户看户,社员看干部”,一个村落后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支部班子的涣散,余东苟走马上任后,开头炮就是抓班子带队伍。在镇党委实施“1+5”体系组织建设中,指导村两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决推行“5+2、白+黑”及袁少敏工作法。在对每名党员干部的管理过程中,真正落实党管责任,明确要求“抓党建、促工作、促经济发展”,督促党员干部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固定每月25日,为村两委集中学习日,以会代训,看远程教育片,学先进事迹学身边典型,做到学以致用。每年签订责任目标并公开承诺书,全面落实责任机制和工作机制,实行两委成员包组、党员联系包户。坚持民主决策,“一事一议”实行互议互公开,协调促进各类协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激发群众及社会力量积极参入。4年来,村支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艰苦创业,勤奋工作,开展“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了思想意识、工作意识,提升了素质和能力。
大作为方显英雄本色
村级兴办实事,缺乏资金一直是基层干部亟待破解的大难题。余东苟自有巧办法,他用一句话概括为“三动五心”:感动、撬动、带动,始终保持公正心,办事有决心有恒心,待人诚心热心,群众就会支持你拥护你。罗陂村虽地处偏僻,村级集体收入很低,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能人大户也多,他带领村一班人,利用春节清明等节日外出人员返乡之际,登门拜访,广泛动员大户支持家乡建设,撬动了一大批社会资本投入,然后按照“村两委主导、协会主抓、农民主体、社会主力”的运作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4年间,共筹资350万元,兴办了一大批实事,使村庄面貌发生根本变化。修建12公里水泥路,达到湾湾相通户户相邻;深挖清淤扩建16口塘堰,整修渠系1200米,打农用水井5口,彻底解决了全村用水难的问题;修建机械化作业路2公里,减轻了村民劳动强度;建造垃圾池14个,购买垃圾桶340个,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拆除土坯房16幢,清除烂杂堆24处,拆三无厕所41个,清理污水沟18处,有力推进生态湾建设;硬化路面3200平方,植树18000株,绿化1500平方,安装健身器材3套、路灯125盏,建公共厕所4座,建成绿化广场1处、健身娱乐广场3处,兴建老年人互助中心,改善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工作环境。
文明卫生创建,拆除乱搭乱建必定是基层干部无法绕过的尖钉子。罗陂集市以路代市,街道狭窄,由于乱搭亭棚,常常造成交通拥堵,经营户都认为罗陂只不过是新铺镇的尾子,没必要那么搞,对拆除工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2015年5月,创建工作遭遇停滞不前的困境,余东苟带领村一班人,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总是搞到晚上10点多钟才能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5天的日夜连轴转,12个乱搭乱建的亭棚得到顺利拆除,昔日拥挤不堪的街道一下子变得明亮宽敞了。但这一班人并没有放松消停,他们抓住新罗路全区村村通客车示范线扩宽的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建成一条环集路,彻底解决了困扰集周边村民出行难的交通问题。
敢担当才算尽职履责
建设美丽乡村,处理棘手事情,支部书记必须站在前头。2015年4月,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上鲍湾的6栋老旧危房列入拆除范围,这本来是件造福于民的喜事,但部分房主借机刁难,漫天要价,一时间搞得剑拔弩张,余东苟当仁不让,拍着胸口说:“让我来,这六户人家的工作我来做,我负责完成”。仅仅只用七天,房子拆了个干干净净,却没有一户上访。到了2015年的腊月,新罗路进行路灯安装,村里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强揽工程阻挠施工,并带几个人到村委会闹事,余东苟站起来,正色地告诉他说:“你有那资质吗?你要搞也可以,必须通过公开招标,否则没你的份!”最后,工程完全按照招投标程序得以完成。
发展村级经济,寻求脱贫致富,支部书记要担政治使命。多年来,罗陂村发展不够,原因是本村山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充分发挥,农民从事农业种植效益低下。余东苟带领两委成员,仔细分析,认真研究,与农户交心谈心,认准了一条适合本村经济发展的好门路,那就是发展高效农业。众人拾材火焰高,通过内引外联,罗陂村兴办3家种养基地,成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生态农业合作社,村集体年收入12万元,村民每年可以从中获益30万元,村里有8户12人精准扶贫对象有了希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