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扶贫党员的使命观———记孝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驻陡岗镇万安村扶贫队员刘华兵


刘华兵是一名转业军人,自驻村工作以来,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怀着一颗“进贫困户门、听贫困户言、解贫困户忧”的真心,以扎实的工作作风,饱满的精神状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做扶贫工作就是要用笨办法,下绣花功夫。”这句话,刘华兵铭记在心。

2018年3月,孝南区城管执法局接管了陡岗镇白莲村扶贫工作。白莲村是陡岗镇贫困村,贫困户数量多,资料不完善,工作基础差,刘华兵和队员们从规范档案入手,完善资料、核实数据、摸清户数,一忙就是一个半月。在这一个半月里,他每天加班到晚上11点以后,有时为了核实一个数据,常常在贫困户-镇扶贫办-村委会之间奔波忙碌,直到确认网、档、人、册一致为止,常常废寝忘食。尽管当兵出身,“硬汉”刘华兵也扛不住连日劳累。有一次患重感冒,刘华兵为了赶工作进度,一边打点滴一边带病工作,未曾休息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白莲村扶贫工作终于按照贫困村的标准全面完成整改任务。每当说起刘华兵,陡岗镇的干部都会竖起大姆指,称赞他为扶贫工作的“拼命三郎”。


工作中的刘华兵

村民心中的“孺子牛”

“脱下军装,我依然是个兵。”投入工作,刘华兵仍葆军人本色。

2017年6月,从军16年的他转业到孝南区城管执法局工作,刚报到,就被安排到扶贫一线。扶贫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面对新的挑战,他彰显军人本色,迎难而上。一方面认真学习扶贫的有关政策、文件,向同事学习工作经验;一方面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摸情况,了解村情民意。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刘华兵就对陡岗镇万安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思想状况做到了“一口清”。同时,他还积极为万安村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出谋划策。无论是在抗旱一线,还是救灾现场,哪里有困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8年11月,在迎接省市区脱贫攻坚考核检查的关键时期,刘华兵的岳父不幸患上了喉癌,急需亲人陪护,而他的妻兄又都在外地工作,陪护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肩上。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恳请亲友帮忙陪护,而他只能在双休日回来照顾岳父,星期一又不顾疲倦地赶往村里准备迎检工作。在岳父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刘华兵没有请一天假,被万安村群众誉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讲解扶贫政策

贫困户家中的“活雷锋”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刘华兵一直以此要求自己。

他视贫困户如亲人,亲力亲为帮贫困户办实事做好事。在万安村老百姓口中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找刘主任(刘华兵)。”刘华兵身上常揣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着贫困户的情况,张家的煤气什么时候需要换,李家的电费该缴了,王家的药也到时候买了……他都有一本明白账。2017年9月,刘华兵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贫困户王青华18岁的儿子有入伍参军的愿望,他与镇人武部联系,咨询政策,帮忙做好前期准备,最终帮助王青华儿子达成心愿。郭和勇是2017年新增的贫困户,长期患病,视力不好,子女和妻子在外地打工,身边无人照料。为了帮郭和勇办理慢性病卡,刘华兵就骑车带他到陡岗镇卫生院做鉴定,鉴定后又多次到卫健部门办理手续。当刘华兵将慢性病卡送上门时,郭和勇拉着他的手一个劲地说:你真是我们贫困户家中的“活雷锋”。


入户了解情况


(作者:夏建红 杨 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