呱呱呱,稻田里面养青蛙

每到夏季,农村的沟边路边经常听见“呱呱”声此起彼伏,稻田蛙随处可见。“稻田蛙”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却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是人工养殖稻田蛙,和实现“稻+蛙”双丰收目标时总会面临很多技术困难,因而在孝南全区实现“稻蛙共作”模式的新经济生产方式并不多见。

孝南区历来是一个水稻种植大区,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扩大作物新经济增长模式是近年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以集成示范项目来实现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更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振兴乡村经济的新做法。

自七月以来,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湖北省粮食作物高效模式集成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迅速行动,对接新型经营主体“湖北楚水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设了“2019年孝南区稻蛙共作绿色高效模式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湖北楚水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作物种植、水产畜禽养殖、生态农业观光等为主的综合性农业企业,公司生产基地主要在朋兴乡建光村,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200亩,成蛙繁育池140亩,该公司“黄香”牌蛙来稻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

经过近两个月的实施和推进,孝南区农技推广中心与湖北楚水荷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稻蛙共作示范推广合作协议》,明确了项目建设任务和责任,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已在朋兴乡建光村建设了530亩以长农粳1号、香丰华占为主导品种水稻生产基地,在水稻中放养成蛙以控制水稻虫害,提高水稻安全性和品质,实现“稻蛙共作绿色高效模式集成示范推广项目”落地生根。

“稻蛙”项目落实初期,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孝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强化产业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破解技术难题、创新技术手段、培育优质稻蛙种苗,逐渐探索出一整套“稻蛙共作”绿色高效模式应用示范经验,为今后在全区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作出铺垫,不断助力孝南区粮食稳产优产、提质增效,实现乡村经济振兴。


(作者:周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