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镇创新举措抓好秋冬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

近年来,西河镇围绕打造现代农业示范镇建设目标,在今年的秋冬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群众参与,规划先行,设施配套的原则,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侧重农业结构调整,立足抗灾保目标,切实打好秋冬农业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的攻坚战。

一、立足“早”。今年春夏期间,我镇受旱涝灾害侵袭,损失严重,要想恢复生产,弥补损失,就必须在秋冬农业开发上花心思,下工夫。我们遵重客观规律,科学谋划灾后重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立足于“早干快上”。进入9月份,我们就成立了工作专班,召开了党委专题会议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分片进村入户征求秋冬农业开发暨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成立了产业发展指导组,实行条块结合,各司其责。围绕大灾受损情况,切实做好灾后重建,抗灾秋播,做到大灾之年不掉队,春夏损失秋冬补。结合土地平整项目,着力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整治塘堰245口,新建机站泵站52座,整修沟渠404条近80千米,机耕路276条107千米。

二、狠抓“实”。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今年我们把秋冬农业开发与现代农业结合起来,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建设福良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西河绿道、美丽乡村示范村湾、道店民俗园、熙凤水乡农耕文化区。让秋冬的田野绿起来、沿线的乡村亮起来,力争做到秋播一片、美丽一片。一是打造流通融合平台。充分抓住与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作机会,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生鲜、蔬菜、水果等种植、分拣、交易、加工、冷藏的经营体系,打造国内农产品网络流通顶级平台。二是着力建设“五大”基地。创新发展思路,着力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林果茶基地,特色养殖示范基地,生态粮食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五大基地建设,形成了“1+10”的产业扶贫基地,福良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搭建了电商、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平台。目前,全镇共建成标准化苗木基地12家,优质特色水果基地11家,优质茶叶基地6家,总面积达12000亩。三是打造一批产业融合新模式。①打造道店民俗园“美丽乡村﹢绿道﹢产业”的建设模式。通过参与“玩龙灯、踩高跷、打糍粑、抬花轿、看皮影、做土菜”等民俗风情活动,把体验农业与观光农业结合起来。目前,已流转岗地2146亩,栽种紫薇、樱花、郁金香等花卉苗木300亩,建成4条交通主干道和20多条休闲小道。今年,种植彩色油菜400余亩,彩色菊花100亩造景,让游客体验花海休闲的乐趣。②打造熙凤水乡农耕文化区核心项目。按照产城融合发展,区乡一体的战略部署,在原有新景园建成区的基础上,新扩用地2000亩,以农耕、湿地景观为项目亮点,探索以现代农业和自然湾养老休闲的建设模式。其中九曲花径观赏区,传统农耕文化园区是以种植油菜为主,充分利用新建湿地公园水系优势,让游客在花海中划船嬉戏。③彰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六悦红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振西农机合作社、天成农场、厚伟农业等一大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4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想,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秋播工作中。今年,全镇新增光亮农业畈、关帝翟岗畈、双堰茶庵聂庙畈,丰收五桂畈等四个1000亩示范畈。

  三、科学“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一是调思路。今年秋播,我们调整了思路,鼓励企业投入、发挥大户优势、促进小户跟进等方式实现一片一个品种、一片一个模式,提高了秋播质量、机械化率,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秋播效率。二是调作物。今年,我们突出林果药茶特色,在秋播作物种植上进行了新尝试,大力开发林果药茶。今年,我们引进了良一药业公司、新扩了欣丰药业,为保障原材料花茶和药材的供应,种植了菊花、玫瑰、车前子等1000亩。调整了传统黄栀子500亩,新开发油茶基地1000亩、优质桃500亩。三是调规划。我们根据市场导向,结合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对今年秋冬播生产实行“两稳一扩一提升”,即稳定油菜面积、稳定蔬菜面积、扩大小麦面积,提升果林茶特色亮点。今年,全镇共规划秋播面积26000亩,其中油菜面积14000亩,蔬菜面积4000亩,小麦面积4000亩,新增林果药茶4000亩,建设1000亩示范畈4个。

四、强化“责”。为加强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我们注重在强化责任上下工夫,重点做到“三定”、“三抓”。“三定”即一是定任务。我们将秋播生产任务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定到村、定到组、定到田块,做到村村组组有任务,人人身上有担子。二是定责任。实行镇党政班子成员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层层明确责任,三天一检查,一周一通报,板子打到人。三是定奖惩。把秋播工作与镇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挂钩,与村干部全职化管理待遇挂钩,实现有奖有惩,奖罚分明。“三抓”即一是抓示范,树样板。党政班子成员分成四个组,分别抓好四个1000亩以上的镇级示范片,镇干部三人一组抓好一个不低于50亩的村级示范畈。二是抓联动,强服务。将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纳入到镇级秋冬农业开发领导小组管理,明确各部门在涉农服务方面的不同责任,加强检查督办。三是抓典型,促大户。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对大户给予一定的倾斜,变普撒胡椒面为集中火力攻关。 (责任编辑:冯欢)

 

(作者:杨裕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