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湖湿地公园入列“国家队”

        新年伊始,捷报频传。1月4日,从湖北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传来喜讯,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全国112处试点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2年起步建设,2013年12月获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园南邻武汉,北依孝感,地处东经113°53'33"~114°07'59",北纬30°47'01"~30°51'28"。公园规划总面积5156公顷,以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为主,划分为生态保育区(3361公顷)、恢复重建区(1158公顷)、科普宣教区(271公顷)、管理服务区(29公顷)、合理利用区(337公顷)5个功能区,现有湿地面积3751.9公顷、湿地率72.77%。

        经过5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保育,朱湖湿地生态功能、管理能力、科教水平有显著提升,动植物生境顺应自然,合理利用初见成效。

        目前,湿地公园呈现物种丰富,生物多样。经监测,现有维管植物76科178属225种,野生动物22目41科176种,鱼类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银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莲、野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遗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小天鹅、鸢、胭脂鱼等),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动物1种(青头潜鸭),生物多样性特征十分突出。

        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被专家称赞为“东方净土,湿地奇景”。这里采取退田还湖、退耕还湿的方法,现已完成湿地生态修复4800亩。同时,独性地恢复古代生态圩田,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巧妙地把本土经济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药用植物、纺织用材料植物引入圩田,把林团、林带、林泽组合到湿地,把基/多塘系统分布到区间,有效地兼顾了生态保护、生境安全、生产发展,破解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成功创建集保护性、多样性、观赏性、经济性于一体的多功能圩田,成为华中地区湿地公园建设的一大创举。  

        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入列国家队,标志着朱湖湿地建设掀开崭新的一页,美丽中国又添一支劲旅尖兵。


(作者:万清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