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跪乳鸦反哺 久病床前有孝女

        西河镇西河村熊家砦50岁的妇女熊富钗,她每天重复着简单而繁琐的事情,就是照顾患有老年痴呆并瘫痪卧床的82岁老母亲,换洗衣服、擦拭身体、端茶喂饭、按摩理疗、聊天解闷……日日如此,毫无怨言。

        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时候母亲养我,现在母亲老了我照顾是应该的”。她孝老爱亲的事迹传遍了整个西河镇,被邻里乡亲称为西河好姑娘,2017年当选为孝南区“十大孝子”。

主动养母 唱歌陪伴减缓痴呆

        七年前,熊富钗的老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生活渐渐不能自理。熊富钗在家排行老五,哥哥常年在外,其他姐妹工作忙,均无法照顾老母亲,只有她一个留在农村务农,照顾老母亲的重任就落到她身上了。她没有一句怨言,主动将老母亲接到自己家中,细心照看。

        随着病情的发展,老母亲除了生活不能自理外,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常常跟人吵架,喜欢往外跑,而且总是忘记回家的路。后来,随着病情的加深,母亲的记性越来越差,经常拿错别人的东西而与人产生争执,邻居们遇到她总是吐槽母亲的各种不是,她只有一一道歉,但她从来不忍心责怪母亲。后来,同村一个同样患老年痴呆的老太太找母亲聊天,并且聊得很开心,她就经常接这位老婆婆来家里做客。

        为了防止母亲越来越糊涂,她每次把饭喂完后,开始和母亲交流,交流的方式就是唱歌。母亲的眼睛花了,脑子也糊涂了,但是耳朵还好,偶尔听到一些熟悉的歌曲时,母亲也会跟着节拍唱。

日夜守护 不让母亲受凉受冻

        五年前,父亲去世后,母亲的情绪很不稳定,她晚上陪着母亲睡觉。

        半夜里,母亲常常会醒来踢她。一次夜里,母亲一脚把她踢下了床,她爬起来就抱着母亲安慰她。母亲有时候也会从床上摔下来,摔得鼻青脸肿,看到这种情况,她心疼地默默流泪,照顾母亲更加细致。

        三伏天,母亲因为天气热睡不好觉,她就把空调打开调试好温度。到了冬天,为了不让母亲受冻受凉,她为母亲铺上电热毯,灌上几个暖水壶,放在母亲的手边,脚边。每天还坚持给母亲泡热水脚按摩,保持母亲血脉畅通,并坚持给母亲洗澡、擦拭身体,保持母亲身上干净清爽。

意外受伤 贴心棉袄全心照料

        有一次,母亲不小心被绊倒,被撞得头破血流,右腿内肋骨骨折。术后的母亲回到家,只能整天躺在床上静养,这对原本有病的母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她担心母亲长期卧床会导致钙流失,便经常炖骨头汤为母亲补钙。后来因久卧床上没有活动的原因,母亲身上长出褥疮,她就加强护理、注意卫生、定期翻身,每天1-2小时翻身一次,最长不超过3小时。她观察褥疮严重时,每隔半小时就要给母亲翻身,并在易受压部位,垫气圈、海棉垫或软枕头,让褥疮处保存干燥,不让溃烂处更严重。她每天24小时无数次重复这些动作,没有半点松懈,再苦再累也始终坚持,母亲褥疮渐渐好转。

        然而老母亲患病卧床的时间越来越长,生理机能不断退化,胃口和消化能力越变越差,她在饮食方面非常注意,不厌其烦的想尽各种办法为母亲调整膳食,每日三餐都变换着不同的花样,为的是让母亲供给营养,补充能量。

        虽说母亲患老年痴呆什么都听不懂,她仍然一如既往地经常在老母亲耳边提起家里姊妹们的名字,提起一些家事、亲戚事、湾上的事,母亲有时听着会微微一笑,嘴巴似乎想要说点什么,似乎这样能唤起母亲的一些记忆。

善待父母 孝心孝行传家风

        直到今天,因为年岁已高,长期卧床,母亲全身变得僵硬,缩成一团,她越发心疼难受,下定决心一定会继续悉心照顾好母亲,让孝心孝行一直延续下去,直至给母亲送终。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孝顺的熊富钗却无怨无悔地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已整整七年时间。她常说每个人都会老去,为人子女讲孝道,照顾老人是应尽的义务,“善待父母”也就是“善待自己”。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在以孝闻名的董永故里,熊福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作者:刘霞飞 熊红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