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小雨正淅沥,却并未打断轰轰作响的挖掘机。孝南区新华街道文昌阁社区的拆迁进程一步步推进着,张新华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他曾经的家,位于万福街58号,年久失修,老化严重,下水系统陈旧,下大雨积水也是“家常便饭”。再加上老社区规划不科学,道路狭窄,别说停车了,即使在社区里开车都十分麻烦。
“听说要拆迁,我就向社区提出来要当第一个签协议的人。但是社区说要按顺序来,可惜呀。”对于没能当上“第一名”,张新华有些遗憾。
签下协议后,张新华没有看到他想象中可能出现的“关系户”、人为干预。“整个拆迁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都是按照政府公告进行。”张新华说。
社区拆迁平整了他的菜地,张新华暂时失去了种菜收入,他却不担心。“以后住进新小区,我就去小区里找一份物业管理的工作,只要勤快就不怕没活干。”
跟张新华一样,住在梅宁公寓的杨双凤也是“举双手赞成拆迁”,不一样的是,杨双凤当上了“第一名”——第一个搬出梅宁公寓。
年过花甲的杨双凤,与大儿子、儿媳、孙子住在梅宁公寓二栋三单元601,每天要上下六楼,对她来说稍显吃力。特别是这两年有了孙子,抱着孩子出去玩,下楼容易上楼难。等到节假日在外打工的小儿子回家团聚,家里还不免显得拥挤。
“想到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住上宽敞的电梯房,上下楼还不操心,你说我高不高兴?”杨双凤满怀憧憬地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