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种植园解决村民就业
孝南区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永贵向黄岗村发放中央文明办奖励的10万元资金
村民在道店民俗园采摘园工作
村民在文化休闲健身广场凉亭下象棋
黄岗村村民清扫村级道路
300余亩荷花争奇斗艳
9月4日,一条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孝南区西河镇黄岗村传开,已获得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乡村”称号的黄岗村,收到了上级部门奖励的10万元资金。
曾经默默无闻的黄岗村,蝶变成全国文明乡村,犹如一颗闪耀的“西河明珠”,大放异彩。黄岗村的华丽转身,村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更深知荣誉的获得来之不易。
走进黄岗村,满目皆绿、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笔直的进村道路绿树成荫、干净整洁;荷塘里,粉色、白色的荷花开得争奇斗艳,芳香伊人;白墙黛瓦民居端庄大气,统一规划的居民墙上张贴着宣传漫画;文化休闲健身广场的凉亭里,村民们悠闲自得地下着象棋,博弈的棋盘周围,飘荡着欢快的笑声……
黄岗村的“全国文明乡村”蓝图,是如何梦想成真的?
利用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文明素质。黄岗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栏、张贴标语、漫画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宣传,印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议书》,编制包含生活、道德、伦理等内容的“三字经、七字歌”,并统一制作成版面上墙张贴。同时,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挖掘村级美德和道德典型代表,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群众。
推进建章立制,转变村民乡风民风。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在全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同时,村干部们利用微信、QQ等平台联系群众,不定时通过发视频、图片、文字来对群众进行文明宣教,引导村民们树立讲卫生,讲礼貌,讲规矩,讲文明的观念。此外,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妇女学广场舞、跳广场舞。现在的黄岗村,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在家的妇女打牌的少了,吵架的少了。白天,村民们打工;晚上,聚在一起美滋滋地跳舞。
科学规划布局,改善生态宜居环境。聘请专业人士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方案,将村级居住区、种植区与产业区分离开来;在管理上,设立“美丽乡村”专项理事会、村民监督委员会和产业服务理事会等多个理事会。同时,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改水、改路、改厨、改圈、改厕,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每个村民小组一个大垃圾箱,每户一个小垃圾箱,聘请精准扶贫户做保洁员;另外,在春节期间,利用外出创业村民返乡契机,宣传村湾治理措施,并邀请他们捐款捐物支持村湾治理。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村级产业发展。黄岗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品种由原本单一的水稻种植转为现在的水稻、棉花、油菜、蓝莓、花卉苗木等多种经济作物,先后引进孝感市泛龙生态农业公司、湖北光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市农科院科研所果茶研究所、湖北良一药业和惠祥公司,分别在该村建立1300余亩集旅游、观光、种植、采摘为一体的旅游观光线。在产业的支撑下,解决了村民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蓝图已实现,奋进正当时。黄岗村大力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村规民约、文化培育、推树典型等有力措施,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活动,提升了外在“颜值”、增强了内在 “气质”,一股浓郁的乡风扑面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