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三尺讲台 遍撒四方春晖

今年42岁的黄桂春老师已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了21年。21年来,她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她的事业,洒向她的学生,留下了一幕又一幕感人的画面。

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黄老师就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就感觉她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总有忙不完的事。既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工作要做,还有刻不容缓的人事工作。她白天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填表,上报人事材料等。有时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她经常会将工作上的事情带回家,忙到很晚。她儿子总是不解地问:“妈妈,你们当老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做啊?” 然而付出总是有回报的,由她辅导的学生作品,有上百人次取得区级、市级、省级以及国家级的荣誉,她本人的美术作品也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励。

她,循循善诱,师道严严

多年的职业生涯使她认识到,师,楷模也,育人之道德在先。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黄桂春认为良好的师德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的师德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爱学生。校内无小事,处处皆教育,她总是会利用一些小的契机去开导教化学生。

丁盺同学刚接触绘画时,语文、数学都在40分左右,家长都放弃了,说:“这孩子就是来养养身板,不指望她考什么,让她画画玩算了。”通过黄桂春老师的不断鼓励和该生自己的努力,边坚持学习文化课边画画,高考时丁盺同学居然意外地被湖北美院录取!第一次看到丁盺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容,听到她那句发自肺腑的“老师,谢谢你!”黄桂春会心地笑了。 

 黄老师先后多次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到农村偏远地方支教。 每次支教,黄桂春都会受到支教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年度考核总是被评为“优秀”。

记得当时被组织安排到杨店镇最偏远的靠近山区的凤集小学支教时,她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班上有一个留守男生张猛,父母离异,他跟年迈的奶奶住,父母都不曾来看望他,学习成绩总在班上倒数。冬天里,该生耳朵生冻疮,同学们都不愿跟他玩,他总是孤寂的坐在最后一排。该同学分到她的班上,她了解情况后,特地把他安排在第一排坐。课堂上有意识的点他回答问题,并大力表扬,课后,她单独找他谈心,时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还买了冻疮药每天亲自给他擦。在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该生成绩由倒数第一名进步到班上第二十几名,她还自己掏钱买了钢笔和笔记本为该生颁了一个特别奖。颁奖那一刻,该生突然抱着她放声大哭,所有学生从没见过这场面,也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她的关爱下,自那以后,同学们都愿意跟张猛一起玩耍了,该生既感受到了黄老师母亲般的爱,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她,博闻强志,务实创新

黄老师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但在教学改革中,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找到了一套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她提倡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和眼睛,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中学习,在参与中进步。

        2013年全市教师进行的“课内比教学”大练兵活动中,她讲授的八年级美术课《心灵的关爱》受到了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对学生感恩观念的形成,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她还积极参加区教育局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教育教研活动,不放过每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2004年参加全市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2012年全区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大练兵获一等奖;2012年全市组织“课内比教学”活动获优秀奖;2018年论文、案例、课件均获区一等奖。

她,创先争优,不懈追求

近几年来,黄老师撰写的理论文章多次在孝南教育网、《孝感晚报》、《孝感日报》、《孝感教育》等网络、报刊上刊登发表。2011年,她撰写的论文《加强师德建设 塑造人格修养》获区二等奖;2012年论文《比访活动精彩演绎 教师事业蓬勃发展》获省三等奖;她的美术作品《马头墙》获省教研室颁发的二等奖证书,并有幸参加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荆楚画派第二届书画作品展。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各种荣誉。2013年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德育工作者”;2012年、2014年,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评为“区突出妇女工作者”。黄桂春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她用无私的爱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孩子,把园丁的品质、蜡烛的风格、孺子牛的精神,传递给了身边的同事,激励着大家耐心细致的去教育每一位学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