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这里是妇科!有一宫外孕患者需要马上手术,患者现在正在进行术前常规检查,请你们做好准备!”8月3号中午,清脆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手术室的宁静。
一名脸色惨白的妇女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孝南区妇幼保健院,检查后确诊为宫外孕,情况十分危急。妇科立即电话联系手术室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随后送来了急诊手术通知单,手术室麻醉师做好麻醉药品、检查调试仪器准备,护士准备好手术间、手术器械。这时,妇科又打来电话,告知病人情况有些“特殊”,希望麻醉医生到病房进行沟通、谈话。
麻醉医生胡昊迅速来到病房,这是他才发现,刚刚电话里说的“特殊”,是指的患者及家属都是维吾尔族同胞,只能只能听懂些许普通话,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不便,而且患者家庭条件较为困难。
正在大家犯愁语言交流不便无法进行术前谈话时,麻醉医生刘杨突然想到可以用维汉语言翻译软件进行沟通和交流。有了小软件的帮助,交流起来方便多了,同时护士们通过手势安抚患者,让她放松下来。
13点30分,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医生和护士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即使语言不通,但是彼此心灵相通,护士长张小翼还半开玩笑的夸赞患者年轻漂亮,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紧张的气氛在大家的笑声中,慢慢散去。通过手势和智能软件的帮助,患者情绪逐渐稳定,手术开始。妇科曾锋凤主任和刘瑜婧主刀,用优秀的专业技术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室和妇科也在政策范围内,为患者减免了一定的医疗费用。
晚上,麻醉医生胡昊进行术后访视,患者家属拉住他的手,连连表示感谢,他们竖起大拇指,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着:“谢谢你们,我们是好兄弟,我们两族是好兄弟!”。
语言上的不便无法阻止两族人民的深切友谊,更无法冲散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彼此信任,在沟通不便时,优异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以及新科技的智能软件,都充当了彼此沟通与信任的桥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