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南区扶贫大军中,有一位年近退休,但主动请缨的队员,即使因公重伤,仍然想要继续扶贫工作,他就是区文体新局驻陡岗镇沙畈村扶贫工作队员、区新华书店副总经理李学飞。
家庭负担再重也要参加扶贫。李学飞弟弟远在咸宁,妻子是独生子女,长期以来,李学飞赡养着4位老人,且老人都年过80岁,身体每况愈下,三病两痛时有发生,照顾老人的任务非常繁重。今年3月,区文体新局需要抽调1名干部到联系的沙畈村开展扶贫,由于人员紧张,局领导一筹莫展,不知道选谁为好。李学飞知道后,主动请缨,申请作为扶贫队员。得知这一消息后,老婆坚决不同意,要他迅速收回申请。为了赢得支持,他多次与老婆沟通思想,说:“自己年近退休,真心想做点实际工作,体现人生价值,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并承诺,星期一到星期五,老婆辛苦点,星期六和星期日,照顾老人的事,他全包了。老婆知道,他是倔强性格的人,认准的事是坚持要做的,最后,同意了他的申请。
年龄再大也要认真工作。李学飞1961年出生,今年57岁。有几个相交多年的朋友劝他,你这把年纪,到村去混下就算了,工作交给年轻干部做。他确认真的说:“我工作这么多年,没有把话别人说,到退休了,更不能留下一丝污点;如果准备混日子,我就不会当这个扶贫队员了。”工作中,他丝毫不比年轻人差。上班2个多月,没请一次假,没出现一次迟到早退。他坚持吃住在村,早上起得最早的一个是他,他笑着对别人别人说:“我年龄大,睡眠少”;早餐后,第一个到办公室的是他。他还根据农村白天人们外出忙碌的特点,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到群众家中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商量办法。
工作再难也要努力克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李学飞认为扶贫工作有“三难”,即政策记住难、村民脱贫难、集体经济发展难。为了熟练掌握扶贫业务知识与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他装满资料的工作包总是带在身上,利用空隙时间熟悉,一个月后,各项政策和村户的基本情况都入脑入心。为了帮助村民精准脱贫,他和队员一道,逐一分析、逐一研究,制定精准的脱贫措施,他自掏腰包购买了5个地笼送给所包贫困户,助其增加收入。为了发展集体经济,他和村干部一道,制定村出列规划,户脱贫规划。目前,村级集体经济 预计超过10万元。
身体再差也要坚守初心。2018年5月16日晚,他与驻村队员们到沙畈6组走访了几个非贫困户后,已到9点,因天气炎热,回到住所后就赶紧洗浴,途中不慎摔了一跤就不能动弹,疼得脸色发青、冷汗直淌,情急之下,驻村同事们把他扶到床上,迅速叫了120救护车,当晚送到市中心医院拍片检查,结果是骨折。用时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手术,现仍在医院住院治疗。对此,他无怨无悔,还跟到医院看他的村干部钟贵鹏开玩笑说:“对不起,暂时不能为沙畈效力,100天后我还会回来的,还会继续为沙畈作贡献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