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孝南区审计局荣誉室,但见琳琅满目的奖牌挂满墙壁四周,众多殊荣让人肃然起敬。笔者细数一下,仅2017年就荣获各级各类集体奖励16次、个人奖励8人次,其中省级以上奖励5项,包括全国审计宣传通联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审计综合量化考核优秀单位、省级文明单位中期验收再次授牌、省一级达标档案管理单位和全省审计计划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水有源头树有根,孝南区审计局的成绩,源于高标准、严要求,持之以恒打造的审计铁军。
建一流队伍,打造铁军管理始终在严上
审计工作肩扛着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斗争“利剑”的责任。该局意识到,审计工作涉及众多部门,是党风政风建设的窗口单位,事关党委政府形象,只有坚持原则有党性,严守制度讲规矩,才能不辱使命。
严教育,把“两学一做”常态化,让每名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给权力涂上“防腐剂”,让权力始终在制度的框架下运行,切实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班子成员敢于喊“向我看齐”,实现了审计工作“零失误”,审计干部“零违规”。
严纪律,落实考勤不放松。今年开年后,该局一名干部一次上班迟到5分钟,正好被孝南区第一轮作风整顿督查组发现。问题发生后,该局党组开会专题研究,决定由分管领导对这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由其口头作出检讨,并通报全局,给大家上了一堂警醒课。
强能力,提升干部业务水平。该局开展日练一百字、周写一篇文、月读一本书、季上一篇稿的“四个一”活动,对取得审计中级职称的干部给予奖励。去年,该局组织撰写的信息宣传材料被省级及以上刊物采用70多篇次,其中《插花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路径》调研报告,获全省优秀审计调研成果奖。
创一流业绩,打造铁军责任始终在肩上
近年来,按照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的工作思路,该局大力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审计监督全覆盖,充分发挥了依法治理的基石和保障作用,有效服务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严格加强项目审计。2016年至2017年,该局共完成审计项目235项,查处有问题资金12亿元,其中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4.1亿元,移交案件线索12起,建议追责问责21人次。审计政府投资额37亿元,为政府和部门节约建设资金4.5亿元。在东沿河大道至好龙路段的市政工程审计中,该局总共审减投资额266多万元,审减签证投资额110万元,占工程总审减额的41.5%。
勤于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违纪违规行为说“不”。近年来,通过大数据核查,该局处理违纪违规资金100多万元,追回虚报冒领或侵占等扶助金10多万元。在安居工程保障性资金核查中,该局查出有多个家庭重复申报、虚报农村危房改造等问题,及时清退资金并作出了追责处理。
勇于向领导干部念“紧箍咒”。开展会议费、三公经费等专项审计,促进全区公用经费大幅下降。坚持每年对近30名领导干部经济离任审计,近两年纠正有问题资金4亿多元,追责多人次,促进出台制度规定80多条,对问题单位提出了整改建议,让领导干部始终感觉到审计部门在监督着自己,必须依法依规行使好手中的权力。
敢于向腐败行为“亮剑”。近两年来,该局提交审计情况反映20多份、提出审计建议100多条,向纪委移送重大问题线索8条。
树一流形象,打造铁军使命始终在路上
对孝南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中心任务,该局总是用心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努力做到让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该局包保朱湖农场的向阳、四棚、五棚3个生产队,局党组定期研究扶贫工作,竭力帮扶贫困对象,努力为驻点村办实事。多方筹资,投入200多万元,帮助驻点村新建标准化通村公路1.5公里、铺设安全饮水管网2公里,购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0个,满足孩子就近上学等各类“微心愿”20多人次。同时,该局党员干部还主动奉献爱心,在结对包保帮扶中,个人自愿捐款3万多元。目前,他们联系的3个村已有19家贫困户、67人实现了脱贫销号。
积极承担“双百”项目包保责任,对包保的湖北名象木业有限公司、湖北荣翔木业有限公司、湖北森活美门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成立由一名班子成员任组长的“双百”工作队,保持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入沟通,及时为其解决生产中土地办证、环保、招工等实际问题,确保了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大力配合巡查巡视工作,推荐5名优秀年轻干部进入全区巡查工作人才库,其中1名干部因为业务精湛,被抽调到湖北省巡查“回头看”工作组,赴全省各地巡查,为孝南赢得了荣誉。
防汛救灾、“四城”同创、城乡禁鞭、美丽乡村、综治信访维稳等中心工作,该局也处处勇于争先,努力完成各项使命任务,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素养,树立了样样出彩的孝南审计人形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