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工商局提醒:谨防“客服”骗子

12月28日,市民廖女士接到“客服”电话,称前两天网购的衣服质量有问题、可办理退款退货,但沟通中涉及银行账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警觉的王女士便意识到“可能是骗子”,并及时挂断电话防止了损失。

“你前两天是不是刚买了一件灰色打底衫,客服叫木若棉棉(音),你还评论说‘手感很好,一如既往’?”电话那头,一个明显有着口音的声音说道,而其提供的信息和廖女士前两天的一笔网购消费正好吻合,并开口就叫出了廖女士的名字。该“客服”称,王女士购买的灰色打底衫中某种元素的含量超标并对人体有害,穿着可能会出现过敏等症状,而该批打底衫的库存也已被工商部门查封,目前店铺正在追回已售衣物,廖女士若愿意将衣服寄回,货款可原价退回。听到此处的王女士觉得有些疑惑,因为该款灰色打底衫她已穿过两次,均没有感到异常。

此时,该“客服”又称,店铺会先将货款原价退回,王女士可在确认收款后再将衣服寄回。信将疑的王女士便打算尝试一下,她想着:“先收退款,就算是假的也不会有损失。”就在廖女士告诉“客服”可以先退款时,该“客服”又称其在网购平台上的积分不够且等级较低,无法享有该平台的“急速退款”服务,需廖女士自己登陆并操作退款。

“在这个页面输入账户和密码。”在“客服”的引导下,廖女士边接电话边操作,而跳转的页面需刷新好几次才出现支付平台的登陆入口。紧接着,该“客服”又要求王女士填写自己的购物平台及支付平台的账号、密码,以及银行卡资料。至此,廖女士心中警铃大作,一方面觉得该“客服”提供的信息和自己以往退换货的流程出入太大,另一方面又觉得银行卡信息早已绑定在平台上了、按理无需重复提供。于是,廖女士便借口“网络不好、稍后再试”挂断了电话,并按正常方式联系该购物平台上的客服咨询。

“我们没有发布这样的通知,也没有安排打电话,到年底了,您当心是骗子想套取信息哦。”面对客服的如此回答,廖女士不禁为自己捏了一把汗,好在及时挂断电话,没有将信息透露出去。而此后,主动联系廖女士并称衣服有问题的“客服”再也没有打过电话。

对此,孝南区工商局工作人员称,如今网络购物方便、快捷,是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的一种购物方式。但同时,账户信息、银行卡资料也成为消费者必须守好的“网络钱包钥匙”,不可轻易透露给陌生人。并且,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遇到涉及钱款的问题最好多方求证,再三确认后再依从网购平台的规则处理。


(作者:黄丽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