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眼中的“好媳妇” ——记三汊镇石墩村下徐湾刘丽红

整齐有序的小洋楼、宽阔平整的水泥路,文化广场旁,村民们晒着太阳拉着家常,孩子们荡着秋千嬉笑玩闹,一幅闲适悠哉的乡村生活美景图,这里描绘的是孝南区三汊镇石墩村下徐湾组织“好媳妇”评选活动现场。2017年正月初六,在广场上,200多名村民走上选举台,无记名为该湾首届“好媳妇”投票。最终,29岁的刘丽红因她孝行当下、因她勤俭为本、因她仁心向善获得了本届好媳妇的荣誉称号。该村党支部书记说道:“一个家庭的好媳妇促使一个家庭和睦,一个家庭的和睦能够促使我们全湾的和睦。”

她孝行当下——是村民眼中的“好媳妇”

刘丽红,她性格温和,敬亲爱老,是村民眼中的“好媳妇”。 婆家并不富裕,住的是农村二层旧楼房,四代人同堂她也不嫌弃。嫁到婆家六年来,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她没有选择和老公出去打工,但她既没有因家庭锁事,又没有因家庭经济原因和公公婆婆及家里长辈发生任何争吵。不仅如此,因公公婆婆是种田大户,养了不少的畜禽,他们非常忙碌,家务活基本上都交给她,给爷爷奶奶姥姥洗衣做饭,端茶递水,叠被穿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是她日常生活写照。婆婆经常同村民说:“脱下来的鞋子袜子都洗,不管是爷爷奶奶的还是其他人的都给洗了,太难得了。”老公的姥姥每年来家里,按常理由婆婆照顾,但婆婆忙农活,没时间,80多岁的姥姥就由刘丽红来护理,因护理周到,姥姥一住几个月都不愿回去。有一次,爷爷不舒服,找公公为他买药,她知晓后,连忙托邻家婆婆照看二三个月的孩子,连忙骑车到镇上药店买回。在外人们看来刘丽红“好媳妇”的称号实至名归,村民说:“现在作为一个年轻媳妇,能做到对老人,尤其是隔代老人送茶弄饭,洗洗涮涮,大家伙儿看在眼里都比较敬佩。”

她勤俭为本——是长辈眼中的“好闺女”

刘丽红,她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有四个姊妹,排行老二。“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也帮不上父母什么忙。家务活我能帮的我就会多做一些”,她一句朴实无华的话,是她做姑娘时的写照。6年前嫁到婆家,她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精心照顾着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公公介绍道:“我儿子二次患大病,上武汉、到孝感,都是她又筹钱看病又忙上忙下照顾,她也不嫌弃我儿子,真是个好闺女。”婆婆说:“我们在忙,老人便桶里的大小便没有人倒,她一爬起来就去倒了,在现在农村,有几个年轻媳妇能做到。”一村民说:“刘丽红这个人非常勤劳。”在农村,很少有年轻的媳妇帮助家里做农活,但刘丽红不一样,她不像其他年轻媳妇聊天打牌玩手机,只要有时间,身体允许,即帮着公公打理20多亩田地,也帮婆婆喂养畜禽。对于家庭的付出,她很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照顾家人的这份理所应当,在她年轻的脸上,朴实和善良交映生辉。刘丽红说:“因为想着自己也会老啊,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能够孝顺他们是应该的,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穷人家有穷人家的过法,富人家有富人家的过法。”

她仁心向善——是晚辈眼中的“好舅妈”

老公有姐弟二人,岀嫁的姐姐家庭遭遇变故,姐姐带外甥女回到娘家,刘丽红嫁过来后,把外甥女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将孩子接过来悉心照顾,大到上学念书、小到吃穿用度、学习辅导,孩子一切教育照顾都亲力亲为。外甥女缺少父爱,公公婆婆和姐姐比较溺爱孩子,孩子有些任性,不懂礼貌,她总是耐心的说教,努力教育外甥女改掉不良习惯,后来,姐姐改嫁,也没有选择将孩子带走,而是将孩子放心交给她。今年,孩子一放假,刘丽红带外甥女到老公工作的地方见见世面。

对家人照顾周全、在村里本分善良,嫁到村里的这几年,因为不善言辞,村民们平日里和她打交道并不多,但在大伙儿眼里,这个整日忙里忙外的女人是湾里公认的好媳妇。有的村民说:“我们也是嫁过来的媳妇,我觉得要以她为榜样,明年争取我也拿个‘好媳妇’荣誉称号。”(责任编辑:冯欢)

 

(作者:陶建国 陈彦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