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秒倒时”倒逼政务服务增效提速

近日,浙江丽水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推行“最多跑一次”政务改革,所有机动车业务窗口业务办理实行读秒倒计时,400秒内即可完成新车注册登记。
       在服务窗口设置计时器,用“读秒倒时”的方式,将办事时限明确,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尽量缩短群众办事时间,极大地提升了办事效率,也节约了群众宝贵的时间。
可以看到,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吃饭要快,上班要快,交流要快,每个角落都彰显“时间就是生命”的道理,但个别地区个别行政窗口单位却依旧“慢半拍”,效率低下,办事拖拖拉拉,仿佛服务群众的事成了无关紧要的事。“读秒倒时”将业务办理时间精确到秒,把高效做到极致,把便捷落到实处,一方面“逼迫”办事人员高效办事,计时器如同一位站在身旁的“督促者”,用无法扭转的时间,一秒一秒地敲打着办事人员的内心,督促其尽己所能地节约流程,加速服务,另一方面计时器也似一位面向群众的“提醒者”,提醒着群众需要多少时间,还剩多少时间,让群众“看得见、摸的着”,心里有底,办事无忧。可谓一举两得,大力提升了为民服务的办事速率和服务效果,极大地杜绝了“懒作为”、“慢作为”等情形的发生。
       通过方法创新,提升工作效率,确实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无法否认的是,内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永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想从根上解决服务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是要着眼于办事人员本身。可以看到,任何推动办事人员“开足马力”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让办事人员切切实实做事。就拿“读秒倒时”来说,外在的计时器时刻提醒着办事人员“快点、再快点”,如何将这种外在的精神压迫变为内在的自我要求,就是最根本要解决的东西。笔者认为,若要倒逼办事人员形成行动自觉,推动政务服务切实增效提速,必须持续保持对服务人员的高压态势,戳其“痛点”,逼其主动作为。读秒倒时是一个简单直接且好的办法,但仍需考虑与完善。要考虑到“读秒倒时”结束事情仍未办完和“读秒倒时”结束而事情早已办完的两种结果,如“读秒倒时”结束是否进入二次计时或负计时?同时是否将工作人员的办事时间纳入绩效考核?所有办事人员的办事时间(包括在规定时间内办完的和二次计时的)是否可利用技术手段实时存储或传至后台云端,以便计算绩效和评先表优?这些细节都需充分重视,并从政策与技术层面上认真研究。
      “群众利益无小事”,浪费群众的时间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对于处在服务群众一线的政务服务部门唯有竭尽全力,把为民服务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让群众切实享受到高效、快速、便捷的现代化服务。

(作者:彭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