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教育局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平台,全面推进师德师能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一是落实“三个保障”。落实组织保障。组建由基教股负责组织协调、装备站负责技术应用和教研室负责课例推选的三个工作专班,围绕目标,统筹规划,分工合作。落实技术保障。每年投入装备经费500余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提速工程,建成“班班通”教室1099个,开设学校空间29个、教师空间3932个、学生空间24463个,宽带接入率100%。落实应用保障。立足“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建立配置、管理和服务工作三级联动机制,常态开展技术应用、网络维护、信息化管理等专项培训,“班班通”课堂应用覆盖率达到90%,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提升。
二是推动“三个创新”。推动思维创新。按照各个学校、各个部门和各个学科一起抓的思路,指导教师立足“小版本”“小课题”“小学科”选题,当前注册教师2806人,晒课教师1985人,晒课2259节。推动教研创新。组建学科工作室15个、工作坊22个、中心教研组57个、专家团队27个,通过集体备课、课例点评、视频研讨、主题研讨等形式,点评、打磨、展示“优课”,提升晒课质量。推动课堂创新。组织省市区名师、骨干教师率先晒课、精心磨课、力推优课,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创新。上年,区内推优372节,获评市优67节、省优53节、部优15节。
三是构建“三种常态”。构建研学常态。坚持问题导向,分学科分专题举办区本、校本研训,通过网络教研平台,广泛组织参训教师现场讲课,专家名师随堂评课,夯实基本功。构建交流常态。围绕均衡配置师资目标,坚持开展城乡学校干部教师结对帮扶行动,每年组织城区优秀干部教师60人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共建共管、帮学帮教。构建激励常态。在硬件建设上突出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师机比已达到二比一;在经费使用上突出保障晒课等教学教研活动的资金支出,纳入预算计划;在考核评价上突出参与晒课热情高、教学效果好的干部教师,优先评先晋级跨档。(责任编辑:严祥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