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政协委员的“三度”追求 ——记孝南区政协委员、书院财政所长陈清桥

一位政协委员,他把领导的信任与关爱,既当成是一份荣誉,更当成是一份神圣的、沉甸甸的责任,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树立委员的形象,展示委员的风采,努力当好一名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政协委员。他,就是孝南区政协委员、书院财政所长陈清桥。

      

倾心履职尽责,当一个有力度的委员

      

陈清桥深知,自己是一名兼职的委员,没有本职工作这个基础,想当好政协委员恐怕也有点困难。因此,他认真了解本职工作、掌握本界别的情况,敢说实话、善讲真话,说到点子上,抓到要害处,便于更好地参政议政,推动本职工作。

为了切实加强街道财务管理,他向街道领导建议,将办事处各站组及社区账户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财政所对20多个报账单位的报账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要求他们严格按财务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财务管理,从而理顺了财务手续和工作秩序,确保了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街道领导长期以来各站组、社区财务混乱困扰的问题。

为了街道税收的稳定增长,陈清桥建议街道实行“职能部门收税、街道专班协税、村(社区)催税”工作机制,从各村(社区)、国地财、工商、经济发展办等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了协税护税专班,实现任务倒排、挂图作战,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016年,街道实现财政收入1.16亿元,增幅10.8%,较好地保障了全街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了合理使用资金,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履行财政监督职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确处理村级财务收支管理与监督“两张皮”,陈清桥撰写了《关于加强村、社区财务管理的思考和对策》,发表在《孝感日报》上,此文对如何搞好村、社区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财乡管”,村集体资产如何保值增值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书院财政所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规范化财政所”、“全省首批法制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省青年文明号”,“全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市最佳文明单位”等称号。陈清桥本人也先后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全市财政系统“焦裕禄式”干部,“十佳理论学习先进个人”,被市政协评为“三进”先进个人,连续五年获全区优秀和突出政协委员。

      

切实关注民生,做一个有温度的政协委员

      

陈清桥不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特别是利用开展“政协委员三进,打造亲民政协”活动,时刻关心困难群众。

尽管陈清桥工资不高,但他很早就参加了“希望工程”活动,或多或少地接济云南少数民族山区和自己所包保村组的贫困孩子。多次到结对帮扶的高福安、李冬梅、程志浩等困难户家中,认真了解他们的生活、居住等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每年都组织同志们开展“一日捐”活动,每年都选择20多名残疾人、孤寡老人、困难党员等对象进行帮扶。每年都关注“四类儿童”并进行慰问,对留守儿童还要上门进行心理疏导。在去年的“六一”儿童节,书院财政所再次携手街道宣传办、永新社区、市义工联等部门和团体,在西城嘉园举办了一场“放飞梦想、快乐成长”迎“六一”儿童联欢会,让这些留守儿童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书院辖区张华明是个不幸的孩子,兄弟俩都是聋哑人。母亲看不到希望,吵架后离家出走,心灰意冷的父亲也远赴黑龙江打工,留下了两个残疾孩子,仅靠70多岁的爷爷种菜维持他俩及奶奶生活。不久爷爷也病倒了,这个本来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委员三进”活动中,陈清桥主动结对帮扶张华明家,把老人送到社区卫生室治疗,随后担起了这个苦难家庭的临时家长。

在开展入户走访进行社情民意调查时,当他得知永新社区84岁的许莲香老人怀揣着拥有一台电视机梦想时,立即带头捐款为老人购买了电视机,并年年给老人交纳电视收视费。当得知永新社区低保户袁银凤的丈夫于2012年去世,由于无钱安葬,骨灰一直存放在殡仪馆时,他又迅速找到相关单位协调,同时召集财政所同事带头募捐,让逝者很快入土为安。袁银凤感激地说:“尽管我失去了丈夫,塌了天,但现在共产党就是我的天!财政干部、政协委员就是我的天!”

2016年,陈清桥因高血压突发再一次住进了医院。在住院期间,他认识了同房病友、暂住锦绣社区的张明凯,老人的儿子当兵退伍后,多年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全家靠低保过日子,精神压力很大。陈清桥建议他的孩子去参加会计专业知识培训,结业后又帮老人的儿子在东山头工业园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月薪3000多元,一家人从此走出了生活困境。

在去年7月25日“支部主题日”活动会上,陈清桥带头捐款捐物,随后又作为区政协委员再次捐款300元。2016年12月22日,他筹资1.5万多元,为福利院的30多位孤寡老人、残疾人穿上合身的新棉衣。

陈清桥还通过撰写信息和建言的形式,提出了《把关爱特困群众列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整改内容》等10多条建议,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社区建设资金5万余元,为困难群众解决实事数十件,联系就业岗位20多个,帮助部分贫困家庭走出困境。

      

认真撰写提案,做一个有深度的政协委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信朋友圈新媒介的诞生,鱼龙混杂的信息充斥其间。陈清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总是在第一时间发声引导,把“好思想”变成“好声音”,经常找一些好的文章上传到QQ群、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

根据网络存在的问题,作为政协委员,陈清桥利用反映社情民意平台,撰写的《要警惕微信中的危险》、《党员干部要在微信圈主动发声》、《建议加强对无主视频的管理》等信息,先后被省领导签批,并转报全国政协,为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尽到了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

“政协委员既是荣誉和信任,更有责任和义务”,关乎着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因此,陈清桥把政协布置的各项任务,始终用一种使命的意识去完成。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面现实,认真撰写有深度的提案,几年来,共撰写了20多份提案。 

随着孝感“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深入,孝感城西人口快速增加,仅有的两所村级小学和一所中学不能满足孩子们就近入学需要。陈清桥提出了“关于在城西新建湖北工程学院附属中学的建议”提案,政府于是投入200万元,对书院中学进行改扩建,解决了孩子入学难的问题。针对《孝南区城市社区惠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存在资金安排不公的问题,他提出了《关于要求合理安排城市社区惠民专项资金的建议》,最后争取惠民资金100多万元,切实解决了困难群众大病救助资金兑付难的问题。针对孝感城区北门口交通秩序拥堵的现象,他提出了《关于加强综合整治北门口交通秩序,切实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建议》,此提案已于去年2月份得到落实,相关部门将书院街口公交站台移至市财政局对面,至此书院街口交通压力得到了很大的缓解。针对光明村四清桥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他连续两次提出了《关于加快宝成南路拉通至316复线的建议》。针对城市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源的产生一直污染着老澴河,而老澴河的水质直接影响着沿河居民地下水的质量,他提出了《关于尽早解决光明村安全饮水安装的建议》。为了提高城市品味,切实加快老澴河治理,打造美丽孝感,今年,他再次提出了《关于加快老澴河治理进程实现“三河连通”的建议》,引起市区两级高度重视,市长滕刚已多次到现场进行了调研。2016年,他撰写的《关于建立孝南区文史馆建议》的提案,被评为突出提案。

在“政协委员进社区”试点活动中,陈清桥发现街道汪窑社区金豆豆幼儿园门前交通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立马将情况整理成相关提案,并迅速协调和督办。不久,交警部门在幼儿园门前的马路上设置了减速带,在路边竖起了安全标识牌。金豆豆幼儿园园长陶爱兰说道:“我原来只听说有毛委员,哪知道现在有个政协委员,我们什么事都可以找他们说道、解决了”。(责任编辑:胡林刚)

(作者:黄楠 陆新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