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店镇地处孝南东北部,地势北高南低,易旱难涝,但今年夏天的“暴力梅”却出乎意料地为该镇带来822毫米的降雨,历史罕见。在这场不期而至的大考面前,杨店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同心戮力迎战超厄尔尼诺现象、超98、超历史的洪涝灾害,以决战之姿,搏风击雨,奋力夺取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胜利,整个汛期,总人口7.5万、农作物总面积6.8万亩的杨店镇无一人伤亡,无大面积的农作物受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未受大的影响,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为灾后迅速恢复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风雨过后现彩虹。
防汛抗洪:全民皆兵御洪魔
今夏的洪水来势猛,来速快,雨量大。一个月的时间致杨店镇14680人5222亩农作物受灾,其中,农作物成灾面积2830亩,绝收1003亩,房屋倒塌40间,水产养殖受损1854亩,林业受损4598亩,道路水毁24条,桥梁水毁17座,水利设施水毁33处。
洪灾面前,杨店镇党委、政府迅速反应,科学决断,连夜召开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和部门负责人会议,组织动员镇村386名干部1万多名群众陈兵抗洪一线,镇负责人靠前指挥,全面加强河流、水库、塘堰的巡查值守,注重水库的水位控制,同时组织全镇的民兵成立抗洪抢险小分队,及时化解险情, 确保不因洪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确保各村不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淹绝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广大党员干部闻讯即动,始终站在抗洪的最前列,化解各种矛盾,排查处置险情,顶风冒雨,日夜巡防,身先士卒,做到人在阵地在,与群众共进退,正是这种扎实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干群战斗力,点燃了全镇干群防大汛、抗大灾的激情。
抗洪排涝的关键是抓排水,抓自救,稳定群众的情绪。为此,杨店镇理清思路,狠抓关键。突出抓好镇内2座小一型、3座小二型水库调蓄,确保了农作物不长时间经受水淹。同时,面对群众焦虑的情绪,加强宣传疏导,及早及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镇党员干部深入到受淹最重、困难最大、群众情绪最复杂的9个村解决问题,抚慰群众情绪,确保了抗洪大局稳定。
驰援抗灾:奋战灾区显忠诚
杨店镇由于地处孝南区东北部,地势较高,相对与区内其他乡镇,灾情较轻,在有效控制本镇灾情的同时,杨店镇于7月21日由镇委书记刘茂洲带领180名干群,自带铁锹、麻袋、矿泉水、干粮,驰援东山头重灾区,7月21日至23日,连续三天两夜奋战在107国道东山头段,与武警水电部队官兵一道,抢筑一条长400米、高2米的子堤,有效遏制了洪水的肆虐,保障了107国道的畅通。
7月28日至8月3日,又连续七天由镇委副书记刘应勇、副科级干事杨行鹏两人,带领100名干群,自带铁锹、扫帚、矿泉水、干粮、车辆继续驰援东山头,帮助东山头工业园内的镭铭、圣百年、荣翔等16个受灾企业清理厂区、车间内垃圾,助企业迅速恢复生产。镇城建办干部、市义工联成员高丽琴巾帼不让须眉内,每天带领二十多名志愿者加入驰援灾区的行列。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为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杨店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抗洪救灾募捐倡议,已在镇委机关党员干部、各村党员干部、群众中捐款14万元献灾区;7月30日,杨店镇又采购了价值2万元的8台5.5KW水泵送往三汊镇灾区支援排渍。
我是党员我带头,驰援灾区显忠诚。在东山头工业园区灾后恢复生产现场,哪儿任务重,哪儿就有杨店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突击队员的身影。杨店镇邱畈村村支书孙艮芳、焕新村村支书黎长寿、新国村村支书张占田等村负责人,身体患病,仍然要求与其他干部一样工作,特别是新国村村支书张占田,2014年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做过心脏搭桥手术,7月21日晚,硬是与其他人员一样,在107国道东山头段奋战坚守了一夜;碾盘村老支书余泽民年近七旬仍带头上阵,挥锹上石,筑堤打坝,不逊后生••••
生产自救:不等不靠描美景
今年的洪水来势猛,历时长,对农作物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伤害,杨店全镇农作物受灾面积5222亩,成灾面积2830亩,绝收面积1003亩。杨店镇因地制宜,在第一时间积极组织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迅速投入到灾后自救工作中,坚决克服等、靠、要的糊涂认识,充分发挥镇村各级干部的引导作用,组织群众自救,切实做到:救灾,一户不漏;复产,一田不荒。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8月3日,雨过天晴,穿行在杨店镇,到处是火热的生产场景:党员干部包湾包组,指导农户对受淹的水稻,进行洗叶护苗,及时追肥防病,对因灾绝收农田及时改种;茶园里,茶农开沟排水,清污松土,扶树理枝,清除断枝,追施肥料,防病治虫,忙得不亦乐乎;而养鱼户正抓紧修复水毁的池埂、护坡、堤岸以及道路和供电设施,估算存鱼数量,及时补足鱼苗,因地制宜实施秋繁,弥补损失。
勤劳智慧的杨店人正用自己的双手重新描绘稻谷遍野、茶叶飘香、鱼肥水美的古驿美景。(责任编辑:王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