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孝感市孝南区的街头巷尾、建设工地、物流中心,忙碌的身影一刻不停歇。当大多数人还在计划假期出游时,这里的钢筋工、快递员、环卫工们,却像往常一样早早扎进岗位。他们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是城市运转的“螺丝钉”,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去看看这些用汗水擦亮日子的平凡人。
产业园建设者:钢筋铁骨筑就城市高度
五一劳动节前夕,孝感市孝南区汉孝产业园民信汽车零部件产业孵化基地施工现场,钢筋工人们在晨光中勾勒出城市建设的生动图景。切割机的火花划破寂静,工人们两两协作,将钢筋按图纸精准切割、绑扎,为建筑注入“骨架”。
钢筋工张师傅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一边向记者讲述着他们的日常。“工期不等人,要赶进度。”张师傅语气坚定,“我们平时早上七点钟就上班,一直忙到下午六点钟左右,中午休息一个小时,简单出去买点饭吃,吃完就赶紧回来接着干,确实比较辛苦。”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抱怨,只有对工作的认真与执着。
肩膀扛起几十斤重的钢筋,用双手编织建筑蓝图。他们来自不同地方,却在共同的目标中凝聚力量——让产业孵化基地从蓝图走向现实。正如张师傅所说:“看着建筑一天天长高,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他们用劳动丈量城市的高度,用汗水浇筑发展的根基。
快递派送员:与时间赛跑的包裹守护者
当五一假期的休闲氛围渐浓,孝南区极兔快递分拣中心却开启“加速模式”。面对电商促销带来的20%件量增长,分拣工人们凌晨四点便在传送带旁就位,一场与时间的“战役”悄然打响。
“熟悉度、速度、配合度,是分拣的‘铁三角’。”现场负责人介绍,数万件包裹需在4小时内完成区域代码识别与精准投送。分拣员的动作如流水线般娴熟:弯腰、扫描、投送,一气呵成。八点左右,首批分拣完毕的包裹已装车驶向派送网点,为后续配送争取了宝贵时间。
在派送一线,快递小哥王师傅是“网格化”服务的缩影。他日均派送600余单,手机备忘录里记满特殊客户需求:为老人爬楼送药、为孕妇上门送货、对冷鲜品优先处理。“你的东西在我这很值钱”,他微信签名上的这句话,贯穿于每一个工作细节——分拣员为破损包裹重新封装,快递员在暴雨中为货品套上防水罩,即便几元小商品也以“高价值”标准对待。“每一个包裹都可能是客户的急需品。”王师傅说,客户的微笑,是对他们坚守的最好回报。
环卫工人:26载晨昏中的城市美容师
早上六点,长征南路环卫站的张师傅戴上手套,走向园林路片区。从1999年入行至今,她已在这条路上走过26个春秋,用脚步丈量城市的清洁,用坚守见证行业变迁。
环卫工作分为大扫、保洁、夜洁三重防线:大扫工人凌晨四点上岗,完成主干道路面清扫;保洁员日间巡回作业,捡拾垃圾、维护设施;夜洁人员傍晚六点至九点值守,负责托运垃圾等工作。张师傅负责的保洁环节,需在上午、下午各投入4小时,处理落叶密集带、油污路段等“硬骨头”。“大扫就像给城市‘洗脸’,得把最难的地方收拾干净。”她说。
26年间,变化悄然发生:机械车辅助提升了效率,市民乱扔垃圾的少了,主动关怀的多了。积善之家等幸福食堂为环卫工人免费开放,环卫站也备足冰水、防暑药品,工会定期开展高温慰问。“现在中午忙不过来,去食堂吃口热乎饭,心里特别暖。”张师傅感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让这份工作有了更温暖的底色。
无论是产业园里的钢筋工、快递派送员,还是街头巷尾的环卫工人,他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劳动最光荣”。
钢筋工们在火花与汗水中塑造城市轮廓,快递员在速度与温情中传递生活期待,环卫工人在扫帚与星辰间编织文明底色。他们的双手或许粗糙,却托举起城市的发展;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却书写着时代的荣光。当我们享受整洁的街道、便捷的物流、拔节的建筑时,不应忘记这些默默耕耘的身影——他们是晨曦中最早的行者,是夜幕下最晚的归人,是城市文明最朴实的守护者。
五一劳动节,让我们向所有劳动者致敬:致敬每一次弯腰的坚持,致敬每一滴汗水的分量,致敬每一份平凡中的伟大。正是无数个“张师傅”“王师傅”的共同努力,让城市充满温度,让生活充满希望。愿每一份辛勤都被看见,每一份付出都有回响,让我们以劳动之名,共赴美好未来!
通讯员:崔夏铭 李杉杉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徐琛 二审:陈诗雪 三审:罗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