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良反应监测”遇上“智慧化协同”,会碰撞出怎样的安全火花?4月16日上午,在孝南区政务服务中心召开2025年药品、医疗器械及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专题会议,来自全区30余家公立及民营医疗机构的分管负责人及从事药剂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基层所负责人和相关股室全体人员,共计110余人参加了会议。该会议以“数智监测+多元共治”为核心,打响药械化安全风险防控“主动仗”。
“防风险”亮硬招:从“单兵作战”到“全域联防”
“监测不是‘填表格’,而是为百姓健康站好‘预警岗哨’!”会上,区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就当前监测工作的痛点与突破点进行了分析。面对植入类器械、儿童化妆品等高风险领域,会议明确要求全区31家医疗机构打破数据壁垒,构建“区-院-科-卫生室(诊所)”四级实时监测网,民营医院与公立机构“同标同责”,确保不良反应报告“不过夜”、风险研判“不停摆”。
“智慧网”出新招:早发现、早处置、早掐灭风险火苗
“信息化平台就是我们的‘千里眼’!”车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现场分享经验时,通过“三个三部曲”(即:上报节奏三部曲、监督实施三部曲和持续改进三部曲),用真实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动态数据追踪,将风险处置窗口前移。2025年,孝南区将推行“风险清单”分级管理,对抗肿瘤药物、医美耗材等开展专项“扫描”,实现从“人盯”到“智控”的升级。
“共治牌”动真章:患者、医疗机构都是“安全合伙人”
“不良反应监测不能‘关起门来搞’!”孝感市不良反应中心主任就医疗机构和市场监管责任及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协同监管阐述很好的意见;下一步,孝南区将开通“药械化安全直通车”科普专栏,鼓励药品经营企业积极上报不良反应(监测),主动共享风险数据,让监测网络“扎根社区、链入企业”,真正织就一张“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治网;同时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倒逼责任落地,将“监测防线”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通讯员: 张燕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李文艺 二审:陈诗雪 三审:罗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