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幕降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的青年们不再沉迷“指尖社交”——书法教室的墨香、非遗剪纸的巧思、泰拳课上的呐喊、烘焙坊里的笑声,正成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夜生活”图景。自2024年4月共青团孝南区委创办“孝感青年夜校”以来,这项民生工程已累计开办9期64门课程,服务青年5000余人次,募集公益基金12.2万元,探索出一条“青年成长+公益反哺+社会治理”的县域共青团改革新路径。
破局:100元撬动三方共赢的“公益密码”
“报名捐赠100元,既是门槛也是承诺。”共青团孝南区委负责人介绍,项目首创“公益捐赠+基金闭环”机制:青年以捐赠形式缴纳学费至孝感市孝南区青少年发展基金,既避免免费课程可能导致的资源浪费,又通过“青年低价学习—基金定向补贴—机构保本运营”模式破解运营难题。
参与夜校的民营机构迎来发展新机遇:泰拳培训机构借助夜校曝光新增会员17人,羽毛球学员纷纷带娃上课。彩绘机构负责人坦言:“过去发传单成本高效果差,现在青年夜校给我们带来精准客流”。数据显示,23家合作机构均实现营收增长,民营经济活力持续迸发。更令人瞩目的是,12.2万元公益基金除了支付基本运营、场地、水电费外,还转化为公益活动——从假期爱心托管班到慰问留守儿童,从保卫母亲河到社区志愿服务,惠及青少年近万次。学员在朋友圈写道:“1个月花100元上4次课,锻炼了身体,交到了新朋友,还能帮到困难孩子,这波‘夜校经济’不亏!”
创新:234条青年需求催生“动态课程库”
如何让夜校摆脱“一时火热”?共青团孝南区委用“青年点单—团委接单—机构供单”的响应机制作答。通过线上问卷小程序和线下调研双轨制,累计收集青年需求234条,动态调整课程11门。中医养生老师深有感触:“原以为年轻人不会感兴趣,没想到夜校的中医养生课场场爆满。”
课程设计更暗藏“治理巧思”:将短视频剪辑课学员向青年创业转化,羽毛球课促成单身青年联谊互动……据了解,多个兴趣社团从夜校孵化,真正实现“兴趣圈”到“治理圈”的跨越。
裂变:从“流量”到“留量”的品牌升级
“青年夜校不仅教会技能,更让我找到组织归属感。”一名学员在采访中讲道。如今,“孝感青年夜校”正通过持续深耕实现品牌长效化。孝感日报、孝感电视台5次专题报道,相关经验被上级收录为优秀工作案例。“孝感青年夜校”用“小切口”激活基层团建“大棋局”,为县域青年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我们不做昙花一现的‘青年夜校’。”共青团孝南区委工作人员表示,项目始终坚持“青年主体”原则,通过建立课程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学员成长跟踪机制、深化“公益+志愿”融合模式,让青年从“短暂参与”转向“长期共建”。数据显示,学员复报率达56%,更有“九朝元老级”学员一期不落,23家合作机构主动申请延长合作协议,多家机构主动对接申请入驻,“孝感青年夜校”品牌生命力在实践中愈发强劲。
通讯员:肖梦婷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徐琛 二审:陈诗雪 三审:罗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