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感实施连续多日静态管理以来,区发改局以“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宗旨,围绕市、区防疫工作要求,以“一主”带“二线”,发挥局党组引擎作用,力促突击队、下沉队、粮油队和疫值队“四轮驱动”,实现“四疫”齐飞助力我区新冠疫情防控。“一主”,就是局党组主导、领导和统筹防疫工作;“二线”,就是线上防疫、线下防疫两手抓。全体机关和下属企业人员将防疫工作图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跨越时空在微信、QQ群等新媒体上进行线上汇报、交流和领取任务,形成了从上级到基层、从领导到工作人员、从线上到线下的工作闭环。如果发改局是一辆汽车,那么局党组就是汽车的发动机,线上、线下就是两条传送带,突击队、下沉队、粮油队和疫值队,就是这辆汽车的四轮,而每个工作人员就相当于是汽车上的一个个零部件。
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格峰在文化路社区调研疫情防控工作。
“疫”骑绝尘,突击队员火速赴命。疫情就是命令。9月5日孝城实施静态管理以来,发改局党组根据市、区需要,先后向文化路社区、祝站镇政府、宇济大酒店、南桥社区派出4个防疫突击队,输出27名精兵强将作为突击队员,支援各乡镇、社区和隔离酒店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员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占比达50%。各突击队领取任务当日,仅用时三个小时左右,就火速奔赴当地开展防疫,为群众生命安全架起第一道防线,致力当好百姓“守护神”。宇济大酒店隔离点突击队因选址而辗转多处,起初还在严管中请来多名木工、电焊工、保洁师傅,后改址又连夜将他们逐一送返。突击队员所需生活物资和日用品全部自带,与单位和家庭完全脱钩,成立临时党支部,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区的统一领导下,有条不紊开展工作。这些挑战性工作没有经验借鉴,需要大家智慧科学应对,静心安排,以确保防疫安全和实现最大效率,突击队为当地稳控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副局长欧阳琼带领突击队员在文化路社区封控区开展防疫。
“疫”马当先,下沉党员冲锋在前。根据区政府和区委组织部文件精神,机关和国有企业公职人员应到所属社区报到并领取任务,在居住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区发改局全体工作人员在静态管理的前一天,就积极奔赴社区报到,表现出比普通群众更高的觉悟,体现了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的先锋模范作用。下沉党员主动宣传市、区静态管理规定,引导大家不要惊慌,不要盲目抢购物资;在小区封闭期间,配合社区志愿者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日用品,解决燃眉之急。并服从局党组调度,随时转换身份应召参加突击队。每一个有下沉党员的小区,都有一个临时的党支部,成为小区和谐稳定和生命安全的“堡垒”。
局机关工作人员李自民与下沉党员一起在小区值勤。
“疫”味深长,优质粮油占据餐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区发改局在派出4个突击队27名突击队员的重压下,在区政府的领导下,将疫期粮油生产、运输和市场供应牢牢抓在手中,丰富了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在全系统印发《区发改局关于成立粮油应急保供领导小组的通知》(孝南发改办[2022]12号),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粮油应急保供领导小组,按照“科学有序、突出重点、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群防群控”的原则,抓好疫期粮油市场的保供稳价。制定了《孝南区发改局疫情防控粮油保供工作方案》,积极协助粮油企业办理车辆和人员通行证,督促涉粮企业为商超提供价廉质优的粮油产品;在区政府领导下,协同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做好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和价格干预,依法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了市场秩序。疫期各粮油企业共库存大米、面粉面条、油脂等成品粮油6000余吨,日供应量达30余吨,极大满足了市民需求。
发改局办公室主任薛婷在机关疫值,做好大厅消杀工作。
“疫”不容辞,精准服务靶向保障。区发改局办公室充分发挥后勤部、参谋部和宣传部功能,既当好通讯员、话务员、运输员、采购员、水电员,又要当好快递员、卫生员、心理咨询员、政策宣讲员。静态管理期间,机关疫值人员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根据防疫领导小组的要求,处理线上、线下各种事情,在线上回复、督办、协调各方面工作,线下还要为一线突击队员及时输送生活、防疫物资,做到精准服务靶向保障,确保系统内政令畅通。晚上挑灯夜战,撰写宣传报道和各类文字材料,总结防疫工作经验,查找不足,为领导做好下步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办公室就象一个高效的输油棒,为这辆汽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汽车平稳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