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践家风

今年39岁的方钊,现任卧龙乡经管站站长,他的家庭始终秉持着一种勤俭持家廉洁奉公的良好家风,2020年被区妇联授予“清廉之家”称号,2021年再次被市妇联授予“清廉之家”荣誉,在众多廉洁的家庭中,作风廉洁的干部往往会拥有更加和谐的家庭。廉洁的作风,会带出良好的家风;而良好的家风,会促进养成廉洁的作风。

一、踏实勤勉,风清气正传家风

方钊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朴实的基层工作者,父亲生前也是一名乡镇干部,几十年以来勤恳务实,兢兢业业,一心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奉献毕生精力。在方钊成长的记忆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陪他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总是加班加点扑在工作上,一辆破旧的自行车陪着父亲穿过卧龙乡的各个角落,有时是落实基层政策,有时是帮助农村群众解决困难。直至今日,不少群众提起他父亲生前对他们的帮助,言语之中流露出感激和敬佩之情。方钊在缅怀自己父亲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受父亲影响,他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指引着他基层工作十余年间不断前进。除了家庭的影响,三年的部队生活对他个人影响也很大,有人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三年军旅生涯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培养了他服从命令、守纪奉献的品格,和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参加工作以后,他一直把家训和军风作为生活和工作的行为准则。

二、相亲相爱,勤俭节约树家风

方钊的妻子李茜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工作上是一把好手,家里也是和和美美,结婚十多年来,夫妻俩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品质教育,比如:吃穿用度方面从不和别人攀比,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从孩子懂事起,培养孩子勤俭节约意识,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食物,纸张和铅笔等学习用品没有用完不能换新的,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教育起。女儿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孩子比较懵懂,没有物品管理意识,学习用品经常丢失,有时还会不经意间将其他孩子的东西带回,他们夫妇俩就教育孩子,在学校里,要学会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如果拿错了同学的东西不允许私自放进自己的书包,一定要第一时间交给老师;一直以来,整个家庭时刻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清廉正直的好品质。

三、兢兢业业,务实求真立榜样

2019年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工作革新,产权交易囊括的项目众多,涉及的流程复杂,从前的“惯例”也不能用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方钊同志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认真钻研产权交易的理论与实务以外,还虚心求教,甚至自费外出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也多次寻访名师,主动向第三方专业机构咨询请教,结合乡镇实际探索和创新,协同乡纪委制定了《卧龙乡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参与制定的《卧龙乡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事项流程图》在全区得到推广,并作为全区亮点工作报送至孝感市纪委,得到了市区两级高度肯定,从无到有,形成卧龙经验。收获成果的那一刻,所有的艰难困苦、辛酸坎坷都化作欣喜,他知道自己身体力行的坚持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为儿女树立起务实求真的风向标。

四、相濡以沫,疫情当前齐献力

“从大年初二到今天,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到我的爸爸了,因为他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一直在外面辛苦地和病魔作斗争......”这段文字来自于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孩子笔下的这位父亲,就是方钊同志。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春节生活打乱,他作为乡直部门负责人包保七里村,在驻扎七里村与疫情对垒的近二个月里,方钊重新穿上迷彩军装,牢记“退伍不褪色”,带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战斗一线。在疫情防控期间,她的妻子李茜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为了保障产妇和婴儿的健康,也坚守在一线前沿,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在医院守护,特殊时期的病人和家属心里总是不踏实,作为医务人员,不仅要照顾病人的身体,还要时常疏导他们的情绪,安慰病人放宽心态。他们夫妇俩眼里忘记了自己的小家,共同在一线与疫情对抗的两个月时间,家里一儿一女只能交给孩子们的奶奶照看,老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照看着他们的小家。抗疫结束后,方钊回到家的那一刻,小儿子胆小地躲在奶奶的身后,大女儿忍不住朝他扑来的画面在他脑海里印象深刻,那一刻,他对家人的亏欠一下子涌上心头,五味杂陈。

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家庭成员相互濡染的生活方式。一个幸福、快乐、充满爱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勇于奉献和付出,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才会充满爱,才会更和谐,更美好,传承良好家风,收获和美家庭。

(作者:涂丽娟 杨萍)